胫骨,位于小腿内侧,是小腿上的两块长骨之一。胫骨的大小居人体第二位,仅次于股骨。胫骨对支持人体体重起重要作用。
7
腓骨是人和脊椎动物小腿上的两块长骨之一,位于小腿外侧,较细;某些动物腓骨与其内侧的胫骨融合成胫腓骨。
疲劳性骨折又称应力性骨折,由于异常的或重复性的外界应力,或者腿部或踝部持续负重所导致的骨折;属于一种不完全骨折,骨头上只有小裂痕。常发生于胫骨、跖骨,以及相对少见的股骨、桡骨。
小鶆䴈龙属又译为小美洲鸵龙,是一属蜥臀目恐龙,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卡尼阶时代的巴西。模式种是沃尔德桑加小鶆䴈龙 ,建立于一个发育未完全的标本之上,该标本包括椎骨,一个人字骨,一些骨盆化石以及在南里奥格兰德州圣玛丽亚组发现的后肢。 小鶆䴈龙与其它圣玛丽亚组的恐龙的区别在于其更为纤细的体形、两条长腿的比例以及一些更特别的骨骼特征。 与其他早期恐龙相比,它还具备一些独有的特征,例如,尾巴根部的椎骨上较长的龙骨,笔直的第四跖骨,坐骨上的短骨窝和股骨的背外侧转节。胫骨的某些特征使该物种的描述者认为这种生物是最早的兽脚类,但有些分析给出了该属在蜥臀目中的其他分类位置。
上兽类或上兽总目指除了异关节总目外的所有胎盘动物。其特征为中耳处有镫形状的镫骨,可使血管通过,与有袋上目、单孔目、异关节总目的柱状听小骨不同。上兽类的腓骨也短于胫骨。
小鶆䴈龙属又译为小美洲鸵龙,是一属蜥臀目恐龙,生存于三叠纪晚期卡尼阶时代的巴西。模式种是沃尔德桑加小鶆䴈龙 ,建立于一个发育未完全的标本之上,该标本包括椎骨,一个人字骨,一些骨盆化石以及在南里奥格兰德州圣玛丽亚组发现的后肢。 小鶆䴈龙与其它圣玛丽亚组的恐龙的区别在于其更为纤细的体形、两条长腿的比例以及一些更特别的骨骼特征。 与其他早期恐龙相比,它还具备一些独有的特征,例如,尾巴根部的椎骨上较长的龙骨,笔直的第四跖骨,坐骨上的短骨窝和股骨的背外侧转节。胫骨的某些特征使该物种的描述者认为这种生物是最早的兽脚类,但有些分析给出了该属在蜥臀目中的其他分类位置。
塔奇拉盗龙是一属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化石发现于委内瑞拉早侏罗世的拉金塔组,模式种兼唯一种是可敬塔奇拉盗龙,已知化石包括胫骨和坐骨。塔奇拉盗龙是一类小型双足步行恐龙,体长略超过1.5米。作为泛化种与特化种的掠食者,它可能会捕食其它恐龙或蜥蜴这样的小型脊椎动物。
福斯特猎龙属是一属角鼻龙类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怀俄明州的莫里逊组。正模标本包括YPM VP 058267A、B和C,包括一个胫骨和一个连接的距骨。另一件材料,即副模标本YPM VP 058267D则是一个更大个体的胫骨。
福斯特猎龙属是一属角鼻龙类恐龙,生存于侏罗纪怀俄明州的莫里逊组。正模标本包括YPM VP 058267A、B和C,包括一个胫骨和一个连接的距骨。另一件材料,即副模标本YPM VP 058267D则是一个更大个体的胫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