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史是有关美术作品的历史发展及其风格的研究,风格可能包括其类型、设计、形式及风格等。它也研究和描述美术在其当时和当地的美术感和世界观条件下的文化作用以及艺术家的创作过程。美术史一般研究的对象会包括绘画、雕塑及建筑,也会包括陶瓷、家具及其他装饰艺术。
6
图像志,又叫图像演变学、图像学,是艺术史的一个方法学。图像志早在希腊罗马时代的学术研究中意指“肖像学”,十六世纪以来则以“基督图像志”为主,直到1840年代,“基督图像志”仍是艺术研究的重要主题,在德国与法国皆有丰富的研究成果。二十世纪初,德国学界对图像志研究不再局限于基督宗教主题,在艺术史学科创立的同时,将图像志开辟成今日艺术史学中的一种方法学,也成为图像学方法应用的一个重要原则。图像志主要是研究同一类型图像的外在形象和内在意象,类型与范围无所不包,可以是色彩、轮廓、材料、结构、故事、意识形态、象征意义等等。主要是同一类型或针对同一主题,在不同的历史中所呈现的意义作探讨,包括起源、发展、转变、新加元素在不同时空的演变。相对于图像学,图像志更强调历史时间轴纵向的理解,图像学则强调当时代全面性、多元背景的深入研究,两种方法学的结合才能理解艺术作品的完整时代意义。现代艺术史学科创立的重要推手阿比·瓦尔堡,在1912年提出图像学这项重要艺术史研究理论时,便将图像志纳入其中。而今日具有指标性的图像学理论模型建构者潘诺夫斯基,更将图像志明确纳入方法与原则之中。
工作室艺术是一个由英语转来的学科名词,工作室艺术用来广泛的代表各种视觉艺术。相较于艺术史学科,有时艺术在艺术史与纯艺术之外会难以分类,仅称之为视觉艺术又不够客观,因此有工作室艺术一词来代表在艺术工作室中创作的含义。此学科名称经常在美国州立大学中见到。
艾伦·鲍尼斯爵士,英国艺术史家、艺术评论家。泰特美术馆前馆长。
艾拉斯德·苏可是一位英国人艺术评论家兼广播员,他主要为英国媒体做艺术点评、报导,并为BBC电视及英国广播公司电台编写制作关于艺术和艺术史的纪录片。由他主演的英国广播公司纪录片包括英国广播公司第一台的《》,英国广播公司第四台的三套系列纪录片《古罗马宝藏》、《古埃及宝藏》和《古希腊宝藏》;其中《古埃及宝藏》已于中华民国、香港、中国大陆发行中文版DVD。他也是《每日电讯报》的副艺术评论家,定期写作关于包含透纳奖和当代艺术在内的评论文。此外,他亦是《文化展》的常驻记者。
《艺苑名人传》,全名《由契马布埃至当代最优秀的意大利建筑师、画家、雕刻家的生平》,是严格意义上的西方第一本艺术史著作,作者是乔尔乔·瓦萨里,该书从13世纪佛罗伦萨画家契马布埃开始,一直写到16世纪的艺术巨匠米开朗基罗,写到书的最末卷是他自己,共讲述了260多位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杰出艺术家的生平及其重要作品。它是“艺术史上最早的重要著作”。
喜龙仁,瑞典人艺术史学家,学术领域包含18世纪的瑞典艺术、意大利文艺复兴的文艺复兴艺术以及中国艺术。
阿姆斯特丹国家博物馆,位于荷兰阿姆斯特丹,是荷兰的国家博物馆及规模最大的博物馆,藏有史前至最新的各种展品。国家博物馆研究图书馆是该博物馆的一部分,也是荷兰最大的公共的艺术史研究图书馆。与海牙毛里茨之家博物馆和鹿特丹博伊曼斯·范伯宁恩美术馆并称荷兰的三大美术馆。
朱青生,江苏省镇江市人。艺术史家。北京大学教授、北京大学视觉与图像研究中心主任、北京大学汉画研究所所长、澳门科技大学美术博士导师 、《中国当代艺术年鉴》主编、德国考古研究院通讯院士,曾任国际艺术史学会主席。朱青生的专业为艺术学、艺术史和汉画研究,亦从事现代艺术创作。
物质文化是指文化的物质形态,任何人造物都可以算入其中。研究物质文化意味着研究人与人造物之间的关系,例如物体的制造、保存等等。 诸如艺术史、考古学、人类学等科目都会研究到物质文化。
对物质文化的研究缘起于人类学,最初关注的是非西方的物质文化,由此来阐释社会的演进与衰退。专门的物质文化学则始于1990年代,《物质文化期刊》在1996年开始发行,从这个意义上来说算是一门年轻的学科。
文艺复兴全盛期指的是艺术史上意大利文艺复兴的全盛时期,这一时期起始于达芬奇《最后的晚餐》绘成、洛伦佐·德·美第奇逝世的1490年代,结束于1527年的罗马之劫。“文艺复兴全盛期”一词最早出现于19世纪早期的德语中,为“Hochrenaissance”,后者来源于约翰·约阿希姆·温克尔曼的著述。有学者认为这个术语过度关注个别事物,过于简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