荒诞派戏剧 编辑
荒诞派戏剧是指1940年代至1960年代主要兴起于欧洲的一个戏剧流派。“荒诞派戏剧”一词首先由马丁·艾斯林提出,他把它用作1961年出版的同名文学理论著作的标题。艾斯林认为这些剧作家的作品是加缪在《西绪福斯神话》中提出的哲学观念——“人生本来就是没有任何意义的”的文学表达。这些戏剧的共同特点是:类似杂耍,包含可怖的或悲剧的形象,人物处于无望境地、被迫重复无意义的举动,对白充满陈词滥调、文字游戏和废话,情节重复出现、或荒谬的展开,对现实主义的滑稽模仿或消解。主要代表有塞缪尔·贝克特欧仁·尤内斯库哈罗德·品特让·热内爱德华·阿尔比瓦茨拉夫·哈维尔等。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萨缪尔·贝克特,20世纪爱尔兰、法国作家,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尤金·尤内斯库,罗马尼亚及法国的剧作家,荒诞派戏剧最著名的代表之一。生于罗马尼亚斯拉蒂纳,童年在法国度过,1940年在法国定居。1950年其成名作《秃头歌女》巴黎首演。其后又创作了《上课》、《椅子》等剧。表现“人生是荒诞不经的”主题。
萨缪尔·贝克特,20世纪爱尔兰、法国作家,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阿瑟·阿达莫夫法国剧作家,荒诞派戏剧先驱者之一。
等待果陀》是萨缪尔·贝克特创作的一出荒诞派戏剧,讲述了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二人徒劳地等待果陀的到来。果陀的不在场,以及戏剧的其它方面,都导致了许许多多的猜想和解释。原法语版在1948年10月9日到1949年1月29日完成,并于1952年发表。贝克特花了很长时间试图上演该剧,徒劳无果。最后终于在1953年1月5日在巴黎的巴比仑剧院首演。当时的导演是罗杰·布林,并在剧中扮演波卓的角色。这次演出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从而帮助贝克特实现突破,成为著名的作家。《等待果陀》的英文版是贝克特自己对他法语版的翻译,并添加了副标题“两幕悲喜剧”。
希特勒的肚子》是话剧导演孟京辉于2011年推出的第三部荒诞派戏剧,5月在中国国家话剧院东方先锋剧场首演;10月在广州星海音乐厅室内乐厅巡演。后启动全国巡演。话剧的首次演出获得了大多观众的认可。
萨缪尔·贝克特,20世纪爱尔兰、法国作家,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阿瑟·阿达莫夫法国剧作家,荒诞派戏剧先驱者之一。
萨缪尔·贝克特,20世纪爱尔兰、法国作家,创作的领域包括戏剧、小说和诗歌,尤以戏剧成就最高。他是荒诞派戏剧的重要代表人物。1969年,他因“以一种新的小说与戏剧的形式,以崇高的艺术表现人类的苦恼”而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等待果陀》是萨缪尔·贝克特创作的一出荒诞派戏剧,讲述了弗拉季米尔和爱斯特拉冈二人徒劳地等待果陀的到来。果陀的不在场,以及戏剧的其它方面,都导致了许许多多的猜想和解释。原法语版在1948年10月9日到1949年1月29日完成,并于1952年发表。贝克特花了很长时间试图上演该剧,徒劳无果。最后终于在1953年1月5日在巴黎的巴比仑剧院首演。当时的导演是罗杰·布林,并在剧中扮演波卓的角色。这次演出获得意想不到的成功,从而帮助贝克特实现突破,成为著名的作家。《等待果陀》的英文版是贝克特自己对他法语版的翻译,并添加了副标题“两幕悲喜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