蜥脚下目 编辑
蜥脚下目又称蜥脚亚目、龙脚下目、真蜥脚亚目,在希腊文里意为“有蜥蜴般的脚”,是蜥臀目的一个下目,是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在1878年建立。
1
相关
鹫龙属是种蜥脚下目雷巴齐斯龙科恐龙,是由Pablo A. Gallina与塞巴斯蒂安·阿派斯特圭在2005年所叙述、命名,化石包含脊椎与四肢骨头,发现于阿根廷里奥内格罗省的乌因库尔组中的La Buitrera挖掘地点,年代为森诺曼阶到土仑阶。
鲸龙属蜥脚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侏罗纪
的欧洲英国及非洲摩洛哥,距今约1亿6700万年前。它们的身长估计约16米长,体重约24.8公吨。它的学名的意思是由古希腊文的“κητος”与“σαυρος”而来,是因其发现者理查·欧文原先认为它是海中的巨大鳄鱼。
索诺拉龙属是腕龙科下的一属恐龙,生存于白垩纪的北美洲,地质年代约1亿1200万至9300万年前,相当于阿尔布阶至森诺曼阶。它们是植食性的蜥脚下目,其化石发现于美国阿利桑那州南部。属名是以化石发现地的索诺拉沙漠来命名。它被估计约15米长及8.2米高,是腕龙的三分之一。
圆顶龙属是蜥脚下目恐龙的一属,是种四足的植食性恐龙。它们是北美洲最常见的大型蜥脚类恐龙,但成体只有约18米长,体重18公吨。它们生活于侏罗纪时期,距今约1亿5500万-1亿4500万年前。一个发现于犹他州恐龙国家保护区的圆顶龙骨盆,曾发现异特龙的齿痕。
风神龙族或风神龙科,是蜥脚下目泰坦巨龙类的一个演化支,来自白垩纪晚期的阿根廷与巴西。Rodrigo M. Santucci和Antonio C. de Arruda-Campos的系统发育研究认为风神龙、冈瓦纳巨龙、马萨卡利神龙、泛美龙、林孔龙属于风神龙族。
米耶拉龙是一属蜥脚下目恐龙,来自白垩纪早期的美国犹他州。于2017年由拉斐尔·罗约托雷斯和同僚们所叙述、命名,以一具几乎完整的骨骼为根据,包含关节不连接的头骨、下颌、牙齿、多个沿身长分布的脊椎、成对的肩胛骨、桡骨、尺骨、一个左手、一个完整的骨盆、成对的股骨和整个完整的左后肢。此外,叙述者还将发现于附近、来自青少年个体的一个下颌和股骨归入本属。总体来看,米耶拉龙成为北美洲已知最完整的蜥脚类。属名纪念伯纳多·德·米耶拉·y·帕切科,他是历史上第一位来到犹他州的欧洲科学家。模式种鲍氏米耶拉龙以研究白垩纪早期犹他州的古生物学家罗伯特·葛伦·杨为名。
鲸龙属是蜥脚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侏罗纪
的欧洲英国及非洲摩洛哥,距今约1亿6700万年前。它们的身长估计约16米长,体重约24.8公吨。它的学名的意思是由古希腊文的“κητος”与“σαυρος”而来,是因其发现者理查·欧文原先认为它是海中的巨大鳄鱼。
阿曼兹龙属是来自瑞士穆捷鲁切内特组的一属图里亚龙类蜥脚下目恐龙。模式种和唯一的物种是格氏阿曼兹龙,最初被命名为鸟面龙的一个物种。
鲸龙属是蜥脚下目恐龙的一属,生存于侏罗纪
的欧洲英国及非洲摩洛哥,距今约1亿6700万年前。它们的身长估计约16米长,体重约24.8公吨。它的学名的意思是由古希腊文的“κητος”与“σαυρος”而来,是因其发现者理查·欧文原先认为它是海中的巨大鳄鱼。
鲁夸巨龙是坦桑尼亚加卢拉组的一属泰坦巨龙类蜥脚下目恐龙,生存于大约1亿年前的白垩纪中期,与非洲南部的另一种恐龙马拉维龙存在共同特征。身体全长估计为30英尺,前肢高度估计为6.5英尺。其化石被发现埋于鲁夸峡谷鲁夸湖附近的悬崖表面上,因此得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