载域龙属意为“地图蜥蜴”,是种蜥脚下目梁龙科恐龙,目前的状态为疑名。模式标本是由Arthur Lakes在美国科罗拉多州莫里逊组发现,之后由耶鲁大学的古生物学家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在1877年所命名,当时被归类于泰坦巨龙的一个种,泰坦巨龙。马什随后发现这些新种恐龙,年代早于泰坦巨龙,因此个别建立为新属,载域龙。一些研究人员提出载域龙可能是迷惑龙的异名。
奥斯尼尔龙意为“奥塞内尔的”,是一种鸟臀目恐龙,是以最初的命名者-19世纪的美国古生物学家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为名。马什原本在1877年命名它们为侏儒龙,彼得·加尔东在1977年将它们重新命名为雷克斯奥斯尼尔龙,而状态为疑名。
大洋龙是海生爬行动物沧龙科其中的一个属,大洋龙的体型比起其他沧龙类是相对较小,身长约3-4米。在1869年,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命名这个属。之后在1870年由马什改名为Baptosaurus,因为他发现辐鳍鱼的属名为Halosaurus。但根据目前的国际动物命名法规,这种一个字母的差异是不需要改名的。
结节龙属是种草食性恐龙,属于鸟臀目,生存于晚白垩纪,化石发现于北美洲。目前已在怀俄明州、堪萨斯州发现两个不完整标本,没有头颅骨。结节龙是北美洲所发现最早的装甲恐龙之一,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在1889年所命名。
异特龙科又名跃龙科,是群体型中等到大型的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它们生存于晚侏罗纪。异特龙科的物种包括:食蜥王龙、异特龙、以及所知有限的腔躯龙。异特龙科恐龙演化上的新特征包含:较圆而平坦的面孔、下颌前端适中地平坦、上颌的齿槽一路排列到后部、可扩展撑开的头颅骨、较平顺且强壮的身体、长而结实的后肢、坚挺的尾巴、以及耻骨末端的靴状延伸。在1978年,美国古生物学家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建立了异特龙科。
蜥脚下目又称蜥脚亚目、龙脚下目、真蜥脚亚目,在希腊文里意为“有蜥蜴般的脚”,是蜥臀目的一个下目,是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在1878年建立。
雷龙属是蜥脚下目恐龙的一个属。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在1879年命名。雷龙是世界上最知名的恐龙之一,它头颈长且粗壮、并且可以一定程度的把头颈扬起,而尾巴却像鞭子一样细长。雷龙生活在侏罗纪,主要化石产地为美国,和迷惑龙的产地基本完全重合。
蜥脚下目又称蜥脚亚目、龙脚下目、真蜥脚亚目,在希腊文里意为“有蜥蜴般的脚”,是蜥臀目的一个下目,是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在1878年建立。
蜥脚下目又称蜥脚亚目、龙脚下目、真蜥脚亚目,在希腊文里意为“有蜥蜴般的脚”,是蜥臀目的一个下目,是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在1878年建立。
近蜥龙科是早期蜥脚形亚目的一个科,由奥塞内尔·查利斯·马什于1885年所命名的。近蜥龙科演化支包含近蜥龙的它们的近亲,但不确定包含哪些属,许多恐龙曾属于近蜥龙科,但被移动到其他科。然而在现在恐龙的分类上,近蜥龙科有时并没有被包括在内。近蜥龙科曾经被认为是属于原蜥脚下目,不过新的研究显示它们很有可能是原始蜥脚下目恐龙的近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