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斯廷小堂 编辑
西斯汀小堂是一座位于梵蒂冈宗座宫殿内的天主教小堂,紧邻圣伯多禄大殿,以米开朗基罗所绘《创世纪》穹顶画,及壁画《最后的审判》而闻名。小堂中的壁画在教宗西斯笃四世治下的1482年完成,1483年8月15日西斯笃四世在这里举行了第一场圣母升天节弥撒,并决定这里将要供奉童贞玛利亚。此外,现在这里也是教宗选举的举行处。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1958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因教宗庇护十二世在1958年10月9日离世后而召集举行。会议从1958年10月25日开始,经过十一轮投票后,在10月28日上午,会议举行地西斯廷小堂的烟囱冒出白烟,表示枢机团已选出新教宗。当选者为意大利籍枢机若望二十三世,并取名号为“若望二十三世”。
布兰卡契小堂是佛罗伦萨卡尔米内圣母大殿内的一座天主教小堂,由于其绘画时代有时被称为“文艺复兴初期的西斯廷小堂”。布兰卡契小堂的设计者是彼得·布兰卡奇,始建于1386年。公众进入需要通过邻近的修道院。小堂和大殿分别单独向外开放,因此有不同的开放时间,要从小堂进入大殿其余部分参观非常困难。
1914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因教宗庇护十世在1914年8月20日离世后而召集举行。会议从1914年8月31日开始,经过10轮投票后,在9月3日上午,会议举行地西斯廷小堂的烟囱冒出白烟,表示枢机团已选出新教宗。当选者为意大利籍枢机本笃十五世,并取名号为“本笃十五世”。
1903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因教宗良十三世在1903年7月20日离世后而召集举行。会议从1903年7月31日开始,经过7轮投票后,在8月3日上午,会议举行地西斯廷小堂的烟囱冒出白烟,表示枢机团已选出新教宗。当选者为意大利籍枢机庇护十世,并取名号为“庇护十世”。
1978年8月教宗选举秘密会议因教宗保禄六世在1978年8月6日于罗马冈道尔夫堡教宗别墅离世后而召集举行。会议从1978年8月25日开始,经过四轮投票后,在8月26日18时24分,会议举行地西斯廷小堂的烟囱冒出白烟,表示枢机团已选出新教宗,当选者为天主教威尼斯宗主教区宗主教,65岁意大利籍枢机阿尔比诺·卢恰尼,并取名号为“若望·保禄一世”。
1963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因教宗若望二十三世在1963年6月3日离世后而召集举行。会议从1963年6月19日开始,经过六轮投票后,在6月21日11时22分,会议举行地西斯廷小堂的烟囱冒出白烟,表示枢机团已选出新教宗,正式确认新教宗已被选出。当选者为米兰总教区总主教,意大利籍枢机若翰·蒙蒂尼,并取名号为“保禄六世”。
1939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因教宗庇护十一世在1939年2月10日因心脏病发离世后而召集举行。会议从1939年3月1日开始,经过三轮投票后,在3月2日17时30分,会议举行地西斯廷小堂的烟囱冒出白烟,表示枢机团已选出新教宗,当选者为意大利籍枢机庇护十二世,并取名号为“庇护”。
1922年教宗选举秘密会议因教宗本笃十五世在1922年1月22日离世后而召集举行。会议从1922年2月2日开始,经过14轮投票后,在2月6日上午,会议举行地西斯廷小堂的烟囱冒出白烟,表示枢机团已选出新教宗。当选者为意大利籍枢机庇护十一世,并取名号为“庇护十一世”。
布兰卡契小堂是佛罗伦萨卡尔米内圣母大殿内的一座天主教小堂,由于其绘画时代有时被称为“文艺复兴初期的西斯廷小堂”。布兰卡契小堂的设计者是彼得·布兰卡奇,始建于1386年。公众进入需要通过邻近的修道院。小堂和大殿分别单独向外开放,因此有不同的开放时间,要从小堂进入大殿其余部分参观非常困难。
布兰卡契小堂是佛罗伦萨卡尔米内圣母大殿内的一座天主教小堂,由于其绘画时代有时被称为“文艺复兴初期的西斯廷小堂”。布兰卡契小堂的设计者是彼得·布兰卡奇,始建于1386年。公众进入需要通过邻近的修道院。小堂和大殿分别单独向外开放,因此有不同的开放时间,要从小堂进入大殿其余部分参观非常困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