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内陆海道 编辑
西部内陆海道,又名白垩纪海路、奈厄布拉勒海、北美洲内海或西部内海,是个大型内海,在白垩纪的早期到中期,将北美洲分开成两个陆块。
8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冥河龙属是种厚头龙亚目恐龙,生存于白垩纪末,约6600万年前。冥河龙发现于西部内陆海道旁的地狱溪组与兰斯组,它们与暴龙、三角龙共同生存在同一地区,在美国大部分地区都有分布。冥河龙的特征是颅顶高而狭窄,颅顶后方有多个角刺,一根大型角刺周围环绕者多跟小型角刺。
拉腊米迪亚古陆,是距今大约9000-7000万年前的白垩纪晚期,一西部内陆海道将现在的北美洲西部隔离为一块小型大陆。
鱼鸟是一种已经灭绝的鸟类,生存在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它们的化石可以在加拿大亚伯达省、萨克其万、美国阿拉巴马州、堪萨斯州、新墨西哥州与德克萨斯州的白垩岩中发现,位置皆为当时属于西部内陆海道的区域。
古巨龟,又名帝龟、古海龟,模式种为“不朽古巨龟”,其学名Archelon出自希腊语,意思是“乌龟中的帝王”,是一属已灭绝的巨型海龟,它栖息于7000万年前的中晚白垩纪的西部内陆海道,是当时的北美洲中央的一块巨大的浅海区域。古巨龟是史上最大的龟类之一,其平均体长为4.1米、鳍状肢间距4.9米、体重可达2.2公吨,龟甲上有2.5或5的脊骨凸起,
地狱溪层,或译海尔河组,是一个贯穿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年代跨度为大部分白垩纪晚期及一小部分古新世早期的地层。其命名来自于美国中北部的蒙大拿州乔丹,因附近盛产化石的“地狱溪”而得名。因为它和西部内陆海道的位置相重合,所以在该地层中发现了目前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化石,它也是一个被研究得十分透彻的地层,以盛产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而闻名世界,其中恐龙化石有暴龙、三角龙、甲龙、埃德蒙顿龙、黄昏鸟等,其余化石有沧龙、无齿翼龙、菊石、剑射鱼、白垩尖吻鲨等。
剑射鱼属是一类大型的掠食性辐鳍鱼,栖息在上白垩纪的西部内陆海道。它们就像一条巨大及有獠牙的大海鲢。由爱德华·德林克·科普所描述的Portheus molossus是剑射鱼的异名。在美国肯萨斯州、阿拉巴马州及乔治亚州、欧洲及澳洲都有发现剑射鱼的化石遗骸。
地狱溪层,或译海尔河组,是一个贯穿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年代跨度为大部分白垩纪晚期及一小部分古新世早期的地层。其命名来自于美国中北部的蒙大拿州乔丹,因附近盛产化石的“地狱溪”而得名。因为它和西部内陆海道的位置相重合,所以在该地层中发现了目前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化石,它也是一个被研究得十分透彻的地层,以盛产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而闻名世界,其中恐龙化石有暴龙、三角龙、甲龙、埃德蒙顿龙、黄昏鸟等,其余化石有沧龙、无齿翼龙、菊石、剑射鱼、白垩尖吻鲨等。
古巨龟,又名帝龟、古海龟,模式种为“不朽古巨龟”,其学名Archelon出自希腊语,意思是“乌龟中的帝王”,是一属已灭绝的巨型海龟,它栖息于7000万年前的中晚白垩纪的西部内陆海道,是当时的北美洲中央的一块巨大的浅海区域。古巨龟是史上最大的龟类之一,其平均体长为4.1米、鳍状肢间距4.9米、体重可达2.2公吨,龟甲上有2.5或5的脊骨凸起,
鳃腺鱼是相对细小的乞丐鱼目,生存于上白垩纪的西部内陆海道。它们约长2米,有很多细小的牙齿。它们会将较细小的鱼类吸入口中猎食。
牛角龙属是角龙科恐龙的一属,生存于白垩纪晚期的北美洲,约6880万到6550万年前。化石发现于西部内陆海道西岸,北至萨克其万省,南至德克萨斯州。牛角龙拥有陆地动物中已知最大型的头颅骨之一,长度为2.6米;只有最近命名的五角龙超越这个数值,长度为3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