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带 编辑
西风带,又称盛行西风带,是中纬度地区自西向东吹的盛行风,由副热带高压带的高压区域吹向极地区域。北半球的西风带主要吹西南,南半球则主要吹西北风。当半球处于冬季且极地附近的气压较低时,西风带最强;而当半球处于夏季且极地附近的气压较高时,西风带最弱。南半球的中纬度地区少有会导致西风减速的陆地,因此盛行西风格外强。西风带中存在着各类温带气旋和反气旋。越过副热带高压脊线进入西风带的热带气旋会因西风的增加而转向,并可能发生温带变性。盛行西风还把温暖的赤道水和空气带到中纬度大陆的西海岸,对其气候特征起着重要作用。
1
相关
温带,在地理学上,是位于热带和极圈之间的气候带。北半球温带区的范围是从北纬23.5°的北回归线到北纬66.5°的北极圈之间。南半球温带区的范围是从南纬23.5°的南回归线到南纬66.5°的南极圈之间。温带气候即包括比较温和多雨的海洋气候,也包括四季分明和比较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温带的大多数地区位于西风带内。
五级飓风指的是强度在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中达到五级的大西洋和太平洋飓风,这一强度属地球上飓风强度的最高等级。有纪录以来,大西洋、加勒比海和墨西哥湾一共形成过33场五级飓风,平均每3年都会出现1场。由于北半球中纬度海域的热带气旋通常会向东北方向移动,所以这些风暴登陆的情况较少。风从西向东吹的西风带往往会令强飓风向高纬度洋面前进,令其因海面温度逐渐降低而减弱。但是,大规模的热带信风又会将强飓风带入加勒比海,影响加勒比地区。
强烈热带风暴史特拉是1998年太平洋台风季第五个被联合台风警报中心命名的热带气旋。其强度达强烈热带风暴,它的前身是北马里亚纳群岛东部的一个热带扰动,在沿副热带高压脊南侧向西北行进的同时不断增强。系统在高压脊的弱点附近达到最高强度,随后受西风带影响改向东北加速移动并登陆本州岛东部。风暴在登陆本州岛不久后转化为一个温带气旋,该系统在两日后于国际日期变更线附近消散。
温带,在地理学上,是位于热带和极圈之间的气候带。北半球温带区的范围是从北纬23.5°的北回归线到北纬66.5°的北极圈之间。南半球温带区的范围是从南纬23.5°的南回归线到南纬66.5°的南极圈之间。温带气候即包括比较温和多雨的海洋气候,也包括四季分明和比较干燥的大陆性气候。温带的大多数地区位于西风带内。
南极振荡是南半球低频大气变化模式。它也被称为南半球环状模。南极振荡是南极洲周围的西风带或低气压带向北或向南造成的气候变化:在正相期,驱动南极绕极流的西风带增强并接近南极洲;在负相期,西风带向赤道移动。由南半球环状模引起的风使南极大陆架周围海水深处的温暖海水上升流,形成可能由风力造成机制,这机制使大部分的南极冰盖不稳定。
咆哮40度,又称咆啸40度或咆哮西风带,是水手对南纬40度到50度间海域的俗称,咆哮40度吹着西风,风在陆地范围较小南半球较强,其中又以印度洋南部最强。
咆哮40度,又称咆啸40度或咆哮西风带,是水手对南纬40度到50度间海域的俗称,咆哮40度吹着西风,风在陆地范围较小南半球较强,其中又以印度洋南部最强。
咆哮40度,又称咆啸40度或咆哮西风带,是水手对南纬40度到50度间海域的俗称,咆哮40度吹着西风,风在陆地范围较小南半球较强,其中又以印度洋南部最强。
副极地低压,又称极圈气旋带,位于北纬60度和南纬60度。从极地高压带流向低纬的气流,在南北纬60度附近与西风带相遇,形成锋面。相对暖而轻的西风气流爬升到高空,形成副极地上升气流。上升气流在高空分为两部分向相反方向流动,各自形成大气环流和大气环流。但是在亚欧大陆,冬季时的蒙古高压影响强烈,副极地低压只能保留在海洋上面。该地多风暴,西方航海界有尖叫60度的说法。
高速气流,或称喷射气流、高空急流、极锋喷流、喷流、激流,是行星尺度的大气环流。在地球上,指数条围绕地球的强而窄的高速气流带,集中在对流层顶,在中高纬度西风带内或在低纬度地区都可出现。其水平长度达上万公里,宽数百公里,厚数公里。中心风速有时可达每小时200至300公里的偏西风,而且可以有一个或多个风速极大中心,具有强大的水平风切变和垂直风切变。高速气流附近亦有强大风切变,这也是所谓飞机上的乱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