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序 编辑
语序是一种文法上的词汇的顺序,任何语言都有主词、受词、动词之分,因此就出现了语序和语法格的问题,多数的语言都有一种主要的语序,如汉语英语等,但是有时不只有一种,像德语荷兰语等语言有次要的语序,另一方面,有些语言由于相当地清楚因而语序相当地自由,像排湾语拉丁语芬兰语等,德语在相当程度上也是如此,不过德语的语序并非完全地自由,动词不能任意变换位置,且德语除了阳性单数以外,其余状况的主宾格同形。许多语言同时具备格变化和特定的语序。
9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配列,也称分布,全称句法形态配列或语法形态配列等,语言类型学上指及物动词的施事论元和受事论元、不及物动词的变元等在句法和词法学上的分类。综合语常用不同配列的屈折表示名词的格等,而分析语则更常用语序和介词。
克什米尔语是查谟和克什米尔的主要语言。根据宪法它是印度其中一个法定语言。克什米尔语是属于印欧语系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语序一般为SVO,且有动词第二顺位的存在。
丰语或芳语是尼日尔-刚果语系大西洋-刚果语族沃尔特-刚果语支格贝语支的一种语言。丰语主要通行于贝宁当地的丰族之间,并有大约170万的使用者。和其他格贝语支的语言类似,丰语是种分析语,其基本语序为SVO。
如果在句子中,主语、宾语、动词按照“动-主-宾”的顺序排列,这种语序就被称为动-主-宾语序。
以阿美语为例子,汉语中“我爱你”的阿美语为:Ma'ulahay kaku i tisuwanan,ma'ulahay为谓语,喜欢之意;kaku为主语,tisuwanan为宾语。
格,格位,狭义上称为语法格,在格语法中称为表层格,是名词、代词、分词、数词或形容词等词类当中,反映其在短语、子句或句子中所起语法功能的一种特定语法范畴,会使词发生相应不等的词形变化。随着语言逐步演变,格会发生合并,这种现象称为语形融合。在更正式的定义里面,语法格是“一种根据独立名词成分与中心词的关系类型,标记这些名词成分的系统”,故语法格是一种词法学上的概念,应当跟语义学上的语义格区分开来。如拉丁语里数个语义格可以共用一个语法格。拥有语法格的语言通常语序较为自由,且其语序不表示语义格。
巴赛语文法为基于巴赛语之文法。巴赛语属台湾南岛语言,其语序大致上同西部马来-波利尼西亚语族一样为谓宾主结构或谓主宾结构。被归为作通格语言,也就是从同类型的两个句子比较上来观察、及物句的受词和不及物句的主词之格位标记相同,即A句受词跟B句主词作同样的对待、使二者有“一致性”的关系。 在句法上,台湾南岛语言最重要的特征是焦点系统,而巴赛语亦然。所谓焦点系统,即使语词如动词在结构上附与焦点特性之词缀或动貌词,再配以格位标记置放于句中,而来突显语句中动词与主词或其他名词之间“一致性”的联系特征、使语句对焦明白了然。再进一步使语词在句中相对之关系落差拉大、而彰显出其逻辑上的主语,或则所强调的谓语、宾语等语词,亦使表达之目的聚焦突出清楚。
在语言类型学中,主-动-宾语序指句子中主语、宾语、动词按照“主-动-宾”的顺序排列。以人数计算,这种语序最为普及;以语言种类计算,这种语序为第二普及,次于主宾动语序。
主宾型配列,也称为主宾格配列、对格配列或受格配列,是一类配列方式,即在句法或词法学上,将不及物动词的单一变元和及物动词的施事论元同等对待,而区别对待及物动词的受事论元。配列在综合语中常借由格来表示;但并非只有格这种语法范畴可以配列,分析语中的语序和介词等也可以配列。呈现这种配列的语言称为主宾格语言或者对格语言、受格语言。这种配列法在全球范围内有着广泛的分布,是句法形态配列的主要形式之一,世界上大多数的语言都属主宾格语言的行列。
在语言类型学中,主-动-宾语序指句子中主语、宾语、动词按照“主-动-宾”的顺序排列。以人数计算,这种语序最为普及;以语言种类计算,这种语序为第二普及,次于主宾动语序。
在语言类型学中,主-动-宾语序指句子中主语、宾语、动词按照“主-动-宾”的顺序排列。以人数计算,这种语序最为普及;以语言种类计算,这种语序为第二普及,次于主宾动语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