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上的形意符号,是一种图形符号,只代表一定意义。它不是一种代表语言的语素或语音的文字系统。换句话说,这种文字系统并不能用于记录语言。表意符号是文字萌芽时期的产物,是相当原始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刻符、岩画、文字画和图画字。由于表意符号不能记录任何语言,因此它仅在文字原始时期使用。当文字史进入古典时期后,语素文字便取而代之了。
语言学上的形意符号,是一种图形符号,只代表一定意义。它不是一种代表语言的语素或语音的文字系统。换句话说,这种文字系统并不能用于记录语言。表意符号是文字萌芽时期的产物,是相当原始的,可以分为四个层次:刻符、岩画、文字画和图画字。由于表意符号不能记录任何语言,因此它仅在文字原始时期使用。当文字史进入古典时期后,语素文字便取而代之了。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也称统一汉字、统汉码,目的是要把分别来自中文、日文、韩文、越南语、壮文、琉球文中,起源相同、本义相同、形状一样或稍异的语素文字,在ISO 10646及Unicode标准赋予相同编码。
书面中文,又称书面汉文,是由代表中文的汉字组成书面语,以文言文或白话文行文。汉字不由字母表或紧凑的音节文字构成。它的书写系统大致是语素文字——即一个字通常代表汉语口语中的一个音节,它本身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多音节词的一部分。春秋时代的“雅言”和当时的口语差别不大,但口语和书面文这两套系统大约在东汉开始分离,言文分离后的文言文是“仿古的书面文”。北宋的话本和章回小说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的书面文,基于宋代汴洛官话口语的官话白话文萌芽。粤语白话文萌芽于明末,在清末高速发展。吴语白话文和台语白话文亦同。不同汉语的母语者在口语较难沟通,但他们书写的文言能互相沟通。民国初年,白话文运动倡导“我手写我口”后,官话口语入文取代文言,成为现代最常用的文字,不过夹杂文言或使用较为书面化的词汇、文法、成语的行文仍存在不少。
水书是一种语素文字,带些象形符号,可以用来书写水语。水族语言称其为“泐睢”[lē suǐ]。中文又称之为反书、水家文、水字。水书受汉字影响很深,约有一半的水书文字受汉字影响而产生。传统上,只有“水书先生”熟悉这套文字,普通水族并不在生活中使用水书。这套文字主要用于占卜和探地术。传说中,陆铎公发明了水书。
西夏文是一种用于书写西夏语的语素文字书写系统。该文字是由西夏统治者李元昊命野利仁荣所创制,其后又汇编字书12卷,定为“国书”。此后上自佛经诏令,下至民间书信,均用西夏文书写。为方便人们学习西夏文,还印行了字典。西夏于1227年亡于蒙古帝国,西夏文也随之逐渐湮灭无闻。如今,这些字典以及一批佛教经卷和手书作品,在内蒙古西部地区多有发现。西夏文的创立虽然字形与汉字相仿,但避免了与汉字的雷同。西夏语属汉藏语系的羌语支,西夏人的语言已失传,跟现代的羌语和嘉绒语关系最密切。
阿卡德语中的阿达德和苏美尔语中的伊什库尔以及亚拉姆语中的哈达德都是巴比伦-亚述神殿中风暴神的名字。所有这三个名字通常都用语素文字写为“IM”。阿卡德神阿达德与闪米特人神哈达德在名称和功能上同源。传入迦南后被尊为巴力哈达。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也称统一汉字、统汉码,目的是要把分别来自中文、日文、韩文、越南语、壮文、琉球文中,起源相同、本义相同、形状一样或稍异的语素文字,在ISO 10646及Unicode标准赋予相同编码。
中日韩统一表意文字,也称统一汉字、统汉码,目的是要把分别来自中文、日文、韩文、越南语、壮文、琉球文中,起源相同、本义相同、形状一样或稍异的语素文字,在ISO 10646及Unicode标准赋予相同编码。
书面中文,又称书面汉文,是由代表中文的汉字组成书面语,以文言文或白话文行文。汉字不由字母表或紧凑的音节文字构成。它的书写系统大致是语素文字——即一个字通常代表汉语口语中的一个音节,它本身可以是一个词,也可以是一个多音节词的一部分。春秋时代的“雅言”和当时的口语差别不大,但口语和书面文这两套系统大约在东汉开始分离,言文分离后的文言文是“仿古的书面文”。北宋的话本和章回小说是在口语基础上加工的书面文,基于宋代汴洛官话口语的官话白话文萌芽。粤语白话文萌芽于明末,在清末高速发展。吴语白话文和台语白话文亦同。不同汉语的母语者在口语较难沟通,但他们书写的文言能互相沟通。民国初年,白话文运动倡导“我手写我口”后,官话口语入文取代文言,成为现代最常用的文字,不过夹杂文言或使用较为书面化的词汇、文法、成语的行文仍存在不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