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形文字 编辑
象形文字,是一类古代书写系统中的字体。这类语标文件通常是具有象形特征,用于书写记录事件。新柏拉图派哲学中,特别是在文艺复兴时期,象形文字也被视为神秘思想的艺术表现形式;很多新柏拉图派也因此相信象形文字具备神秘性。不同于英语,象形文字其发音与内容不具备一致性。而在埃及,通常只有法老等具有高级身份的人们能够阅读和书写象形文字。
1
相关
诺姆是在公元前3500年左右古埃及前王朝时期最早形成的国家形式。其象形文字是一块被很多水渠分为若干片的土地,很像中国《尔雅》中所说“水中可居曰洲”,因此也翻译作“州”。当时在上埃及和下埃及共有42多个诺姆,大多面积不大,从部落或者部落联盟转变而来,组成一种城邦式的国家。
楔形文字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由苏美人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约3000年的历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统,字形结构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楔形文字是源于底格里斯河和幼发拉底河流域的古老文字,约公元前3200年左右由苏美人发明,是世界上最早的文字之一。在其约3000年的历史中,楔形文字由最初的象形文字系统,字形结构逐渐简化和抽象化,文字数目由青铜时代早期的约1000个,减至青铜时代后期约400个。已被发现的楔形文字多写于泥板上,少数写于石头、金属或蜡板上。书吏使用削尖的芦苇杆或木棒在软泥板上刻写,软泥板经过晒或烤后变得坚硬,不易变形。
埃及古物学者现今大多支持弗林德斯·皮特里爵士的论点:埃及宗教是多神论的。然而,他同时期的对手华利斯·巴奇,所持观点则是认为埃及宗教起初是一神论,众神皆为神祇拉的延伸,类似基督教的三位一体及印度教的三一论。古埃及语的女神一词是 ,而神则是 。早期的象形文字中,女神是以旗状物代表,或再加上一只埃及眼镜蛇,从旗杆底部竖起。后期的象形文字中,这些神祇名词则是描绘以旗状物,旁边跟着相对的性别符号。
字母的历史从古埃及开始。公元前27世纪,古埃及人发展出一套含22个单音的象形文字来表达他们语言的子音,第23个字元推测是用来表示字首和字尾的母音。这些字元成为意音文字的发音、文法和变调标记,后来也用于表示外来语和人名。尽管是字母的原始形式,这套系统并没有独立用于书写。第一种单纯用作书写的文字约于公元前20世纪,由埃及中部的闪米特人发明。经过五个世纪,这套字母向北传开。后来全世界大多数的字母系统都承袭于此。唯一可能的例外是梅罗字母,这是种公元前3世纪努比亚至埃及南部一带的象形文字变形。
冥界是埃及神话中的冥界。它在象形文字中表示为“𓇽”。在埃及神话体系中,俄西里斯被认为是冥界的主宰,因为他是奥西里斯神话中,也是整个埃及神话体系中的第一个木乃伊,象征着重生及死后的二次生命。除奥西里斯之外,冥界还是其它各种埃及神祇列表的居所之一。每天夜晚,拉自西向东穿过冥界,并在此处与代表混沌的巨蛇阿佩普进行决战,从而在每日的清晨时分得以从东方降临人间,并给人间带来光明和秩序。人们死后灵魂来到冥界,进行死后审判,通过者的灵魂得以复活,获得永生,并前往天国之地——芦苇原,而未通过审判者的灵魂则被恶魔阿米特所吞噬。陵寝中的墓穴常被古埃及人看作是尘世与冥界的分界线,而死者的灵魂“阿赫”,也是借助墓穴从冥界返回人间的。
格尔津文化,埃及前王朝时期的历史文化阶段,即奈加代二期文化。位于今埃及南部的奈加代、希拉孔波利斯以及努比亚沙亚拉等地,这些地方发展出了王朝文化的雏形。凭借红色图案的浅黄色陶器、管形工具加工石刻、梨形权杖、波纹形薄片石刀、冶金技术以及象形文字而闻名于世。并于希拉孔波利斯成功地实现古埃及南北政治与文化统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