贝尔实验室 编辑
诺基亚贝尔实验室,是美国的一个科技研究机构,总部位于新泽西州联合郡的莫瑞山,最初是贝尔系统内从事包括电话交换机、电话电缆半导体电信相关技术的研究开发机构,后来陆续易主。射电天文学晶体管激光光伏电池、电荷耦合器件、资讯论、Unix以及C语言C++S语言等皆由贝尔实验室的研究人员首先开发;在贝尔实验室的11位工作者获得九项诺贝尔物理学奖,其中有两位华人,包括:1997年获奖的朱棣文及1998年获奖的崔琦
8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一种多用户、多进程的计算机操作系统,源自于从20世纪70年代开始在美国AT&T公司的贝尔实验室开发的。
环路增益为电子学及控制工程的名词,是指一反馈回路中的总增益,一般会以比例或是分贝表示。环路增益常用在放大器及电子振荡器的线路中,后来更扩展到控制工厂及设备的工业控制系统中。环路增益的概念也用在生物学中。在反馈回路中,为了控制输出,会量测设备、程序的输出,取样后,再以此影响输入信号,使输出控制的更理想。环路增益和环路相位移决定了设备的特性,也决定输出是否有界输入有界输出稳定性,或是不稳定。海因里希·巴克豪森在1921年最早发现环路增益在电子反馈放大器特性分析中的重要性,后来在1930年代由贝尔实验室的亨德里克·韦德·波德及哈里·奈奎斯特继续发展。
Newsqueak,一种并行性程式语言,可在视窗系统上撰写应用程序。它在1980年代末期在贝尔实验室被开发出来,设计者为罗勃·派克。在语法上,它受到C语言的影响,但它在进行平行运算时,则受到东尼·霍尔的交谈循序程式所启发。
克莱尔·格马赫尔,奥地利出生的美国物理学家。1991年在因斯布鲁克大学获物理学硕士学位,1995年在维也纳科技大学获电气工程学位。她的研究主要集中在近红外集成光学调制器和可调的表面发射激光器。从1996年到1998年,她是贝尔实验室博士后研究员。1998年成为正式的贝尔实验室的技术人员,并在2002年被评为杰出会员,部分是由于她在发展量子级联激光器方面的工作。2003年,她离开贝尔实验室,在普林斯顿大学电气工程系任副教授,2007年任教授。
KornShell是一款由大卫·科恩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早期在贝尔实验室开发的Unix shell,并在1983年7月14日的USENIX年度技术会议上发布。起初此软件基于Bourne shell的源代码编写。其他贡献者有贝尔实验室的开发者,如迈克·维奇和帕特·沙利文;他们分别编写了Emacs和Vi风格的行编辑模式代码。KornShell向后兼容Bourne shell,同时还根据贝尔实验室用户的需求添加了诸多C Shell的功能。
进阶音讯编码是破坏性资料压缩的专利数位音讯编码标准,由Fraunhofer IIS、杜比实验室、贝尔实验室、Sony、Nokia等公司共同开发。出现于1997年,为一种基于MPEG-2的标准,2000年,MPEG-4标准在原本的基础上加上了PNS等技术,并提供了多种扩展工具。为了区别于传统的MPEG-2 AAC又称为MPEG-4 AAC。其作为MP3的后继者而被设计出来,在相同的比特率之下,AAC相较于MP3通常可以达到更好的声音品质。
奈奎斯特图是对于一个连续时间的线性非时变系统,将其频率响应的增益及相位以极座标的方式在复平面中绘出,常在控制系统或信号处理中使用,可以用来判断一个有反馈的系统是否稳定。奈奎斯特图的命名是来自贝尔实验室的电子工程师哈里·奈奎斯特。
新泽西Standard ML,是针对Standard ML编程语言的自由及开放源代码软件的编译器和编程环境,它还支持Concurrent ML。除了它的运行时系统是用C语言写成之外,SML/NJ大部分是用Standard ML写成的。它最初是贝尔实验室和普林斯顿大学联合开发的。
电话按键或电话键盘、电话按键键盘是指安装在按钮式电话机或类似的电信设备上用于拨打电话或拨号的键盘。电话键盘是一个由12个按钮组成的矩形阵列,键盘排列成四行三列。电话键盘的发展要归功于20世纪50年代贝尔实验室的研究。20世纪60年代美国贝尔系统开发了双音多频系统,使得电话上的拨号盘逐步被淘汰,通过按键拨打电话开始成为主流。
克林顿·戴维森,美国物理学家,曾在贝尔实验室长期工作。他与雷斯特·革末,在戴维森-革末实验里,共同合作发现电子绕射现象。因此,戴维森和乔治·汤姆森于 1937 年一起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汤姆森也在同时独立地发现电子绕射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