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座子 编辑
转座子是一类DNA序列,它们能够在基因组中通过转录逆转录,在内切酶的作用下,在其他基因座上出现。转座子的这种行为,与假基因的出现颇有相似甚至相同之处。有些科学家将后者视为“基因化石”,是透视物种进化的痕迹之一。转座子的发现,证明了基因组并不是一个静态的集合,而是一个不断在改变自身构成的动态有机体。根据转座子“跳跃”方式的不同,转座子被分为I型和II型转座子。
1
相关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美国著名女性细胞遗传学家。由于发现转座子,在198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没有共同得奖者、单独获得该奖项的女科学家。
芭芭拉·麦克林托克,美国著名女性细胞遗传学家。由于发现转座子,在1983年获得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是首位没有共同得奖者、单独获得该奖项的女科学家。
Cre-Lox重组是一种用于在细胞DNA的特定位点上进行删除、插入、转座子和倒位操作的位点特异性重组酶技术,其特点在于可以让DNA修改对指定的特定细胞群进行,或是使修改过程由特定的外部刺激所触发。此技术对真核生物和原核细胞都适用。特别地,对研究由各种复杂细胞和神经通路复合而形成认知行为的大脑的神经生物学家而言,这种技术已被证明是相当实用的。
南希·L·克雷格是一位分子生物学家和遗传学家,毕业于布林莫尔学院和康奈尔大学,后成为约翰斯·霍普金斯大学医学院教授.,2010年当选美国国家科学院院士,主攻基因组中的可移动元件——转座子的分子机制。
反转录转座子是由RNA介导转座的转座子的元件,在结构和复制上与反转录病毒类似,只是没有病毒感染必需的Env基因。它通过转录合成mRNA,再逆转录合成新的元件整合到基因组中完成转座,每转座1次拷贝数就会增加1份,可以增强自己的基因组。因此,它是许多真核生物中数量最大的一类可活动遗传成分。在植物中特别丰富,它们是核DNA的一个主要组成部分。在玉米的基因组49-78%是反转录转座子,而在小麦中包含约90%的基因组重复序列和68%的转座子。在哺乳动物中,几乎有一半的基因组包含转座子或残余转座子。人类基因组有大约42%反转录转座子,而DNA转座子约占2-3%。
尼娜·费多罗夫是一位美国分子生物学家,主攻转座子和植物压力响应,2007年获得美国国家科学奖章,2011-2012年任美国科学促进会主席,同时也是美国国家科学院、美国文理科学院和美国微生物学会会员,主要科普作品有《厨房里的孟德尔:一位科学家对转基因食品的看法》等。
杰拉尔德·梅耶·鲁宾,美国遗传学家。生于马萨诸塞州波士顿,在麻省理工学院获硕士学位,之后到冷泉港实验室工作。1974年于剑桥大学获博士学位。他是将转座子P因子用于遗传学研究的先驱者,并领导了果蝇基因组测序的公共项目。鲁宾的实验室还以开发基因组学工具和基因调控的全基因组研究而知名。鲁宾还担任霍华德·休斯医学研究所副主席。
毒力岛一词出现于1990年,是指一些微生物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获得的一类基因组岛,通常出现在动物和植物的病原体微生物基因组里。此外,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中均发现存在毒力岛。毒力岛可以通过质粒、噬菌体或 转座子接合来实现横向基因转移。因此,毒力岛能促进微生物的发展进化。
毒力岛一词出现于1990年,是指一些微生物通过基因水平转移获得的一类基因组岛,通常出现在动物和植物的病原体微生物基因组里。此外,革兰氏阳性菌和革兰氏阴性菌中均发现存在毒力岛。毒力岛可以通过质粒、噬菌体或 转座子接合来实现横向基因转移。因此,毒力岛能促进微生物的发展进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