闽越国 编辑
闽越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福建省历史上的一个国家,都城位于东冶。在中国战国时期,越国被楚国所灭,于越人外迁至闽中地区,与当地的百越土著“古闽人”所共同建立的一个国家,主体部族为当时的闽部落和于越部落,后世人便将融合了越国文化并承袭了越国衣钵的古闽人称为闽越人,存在的时间大致上在公元前333年至公元前111年之间。尤其是公元前202年之后的六、七十年之间,国力达到鼎盛,是当时中国东南方势力最强的国家,闽越王无诸定都于东冶,后东越王余善城村所建的王城,也是当时东南一带规模最大的城市。
2
相关
吴阳为留居在汉朝的闽越国贵族,受封“越衍侯”。汉武帝在位时期,东越王驺余善反汉自立为“武帝”,汉武帝命令吴阳回东越国劝戒余善,但余善不肯罢手。于是,吴阳率领七百位武士,联合繇王驺居股与建成侯敖反叛余善,最后杀死了余善,举国投降西汉,封外石侯。
闽越人,或闽越族,是古代生活在今天中国福建一带的部落,是福建的早期原住民,属于百越部落的一支。使用闽越语。先秦至西汉期间曾建立闽越国政权。被西汉灭国后,闽越人部分被迁往汉朝,部分在当地生活。至三国时代,孙吴政权称为山越,多次与孙吴政权武装对立。
福州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当地的新石器文化。秦朝时期为闽中郡郡治,公元前202年,福州成为了闽越国首都冶城的所在地,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由此开始。从晋朝的八姓入闽到晚唐的王潮、王审知兄弟开闽,福州在中原汉人移民潮的长期推动下逐渐繁荣起来,福州民系也逐渐形成。“福州”之名始于唐开元十三年的福州都督府。五代十国时期,福州升为长乐府成为了闽国的都城。到了宋代,福州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的黄金时期,位列宋朝六大城市之一,也是宋朝科举文教的重地、儒学重镇,而福州的别称“榕城”就来源于宋代福州城内遍植榕树的景象。1276年南宋灭亡前夕,福州升为福安府一度成为南宋行都所在地。明代,福州的海外贸易复苏,福州作为重要海港,迎来了琉球和日本的商人和使者、早期的天主教传教士,也曾经历严重的倭寇,1645年福州升为天兴府号福京又成为了南明隆武帝的首都。清末,福州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时期,随着1844年五口通商,以及之后洋务运动时期福建船政学堂等机构在此设立,福州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东南沿海文化教育的一大中心,也是基督教传教的重要地点。1933年到1934年福建事变时期,福州又成为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首都。194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福州城。改革开放以后,福州经济发展迅速,同时福州也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华人海外移民最大的移出地之一。
郢,闽越国历史上的一位国王,无诸之子,驺氏。无诸死后,郢与其余子孙争斗并夺下王位。唐代封明德赞福王。
福州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当地的新石器文化。秦朝时期为闽中郡郡治,公元前202年,福州成为了闽越国首都冶城的所在地,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由此开始。从晋朝的八姓入闽到晚唐的王潮、王审知兄弟开闽,福州在中原汉人移民潮的长期推动下逐渐繁荣起来,福州民系也逐渐形成。“福州”之名始于唐开元十三年的福州都督府。五代十国时期,福州升为长乐府成为了闽国的都城。到了宋代,福州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的黄金时期,位列宋朝六大城市之一,也是宋朝科举文教的重地、儒学重镇,而福州的别称“榕城”就来源于宋代福州城内遍植榕树的景象。1276年南宋灭亡前夕,福州升为福安府一度成为南宋行都所在地。明代,福州的海外贸易复苏,福州作为重要海港,迎来了琉球和日本的商人和使者、早期的天主教传教士,也曾经历严重的倭寇,1645年福州升为天兴府号福京又成为了南明隆武帝的首都。清末,福州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时期,随着1844年五口通商,以及之后洋务运动时期福建船政学堂等机构在此设立,福州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东南沿海文化教育的一大中心,也是基督教传教的重要地点。1933年到1934年福建事变时期,福州又成为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首都。194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福州城。改革开放以后,福州经济发展迅速,同时福州也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华人海外移民最大的移出地之一。
繇王居股,闽越国末代国王。建元六年,郢死后,汉朝册封余善为东越王,而另册封没有跟随闽越王郢反汉的繇君丑为繇王。从此,闽越国一分为二,一为丑,一为东越王余善。居股继承繇王丑,元鼎六年,繇王居股与建成侯敖合谋杀死了与汉朝作对的余善,向汉军的横海将军韩说投降。汉武帝降封居股为东成侯,军吏将闽越人迁徙于江淮一带。闽越国灭亡。
福州历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5000年当地的新石器文化。秦朝时期为闽中郡郡治,公元前202年,福州成为了闽越国首都冶城的所在地,福州有文字记载的历史由此开始。从晋朝的八姓入闽到晚唐的王潮、王审知兄弟开闽,福州在中原汉人移民潮的长期推动下逐渐繁荣起来,福州民系也逐渐形成。“福州”之名始于唐开元十三年的福州都督府。五代十国时期,福州升为长乐府成为了闽国的都城。到了宋代,福州进入了一个经济文化的黄金时期,位列宋朝六大城市之一,也是宋朝科举文教的重地、儒学重镇,而福州的别称“榕城”就来源于宋代福州城内遍植榕树的景象。1276年南宋灭亡前夕,福州升为福安府一度成为南宋行都所在地。明代,福州的海外贸易复苏,福州作为重要海港,迎来了琉球和日本的商人和使者、早期的天主教传教士,也曾经历严重的倭寇,1645年福州升为天兴府号福京又成为了南明隆武帝的首都。清末,福州进入了又一个黄金时期,随着1844年五口通商,以及之后洋务运动时期福建船政学堂等机构在此设立,福州成为中国近代海军的摇篮、东南沿海文化教育的一大中心,也是基督教传教的重要地点。1933年到1934年福建事变时期,福州又成为了中华共和国人民革命政府的首都。1949年8月17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占领福州城。改革开放以后,福州经济发展迅速,同时福州也成为二十世纪下半叶华人海外移民最大的移出地之一。
余善,即东越王或东越武帝,是闽越国历史上的一位君主,前135年至前111年在位,是闽越国唯一称帝的君主。
繇王丑,闽越国国王。繇君丑是无诸的孙子。建元六年,郢发兵攻打南越,汉武帝遣王恢、韩安国攻打闽越,援救南越。郢弟余善击杀郢,投降汉朝。汉朝册封余善为东越王,而另册封没有跟随闽越王郢反汉的繇君丑为繇王。从此,闽越国一分为二,一为繇王丑的势力,一为东越王余善的势力。
冶城是前202年至前110年间闽越国的都城,很多历史学家认为冶城即东冶,其城址一般认为位于今天中国福州的屏山东南麓冶山一带,但也有许多关于城址所在的不同看法,有一方观点认为此处所指的冶城不过是闽越国为西汉所夷灭之后逃遁山谷的闽越遗民在另一地点重新建立的同名城池,冶城建于闽越王无诸统治时期,废于汉武帝灭亡闽越国的战争,作为闽越国国都共92年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