雪卡鱼中毒 编辑
西加鱼毒中毒,又称肌肉毒鱼类中毒,是指由西加鱼毒素刺尾鱼毒素岩沙海葵毒素等中毒而引起的食物中毒。其中最主要的是西加鱼毒素,是由底栖微藻等涡鞭毛藻类分泌产生的神经性毒素。这些毒素经过食物链向上层逐渐造成毒性的生物累积,从而影响到人类。
1
相关
羊头芦鲷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鲷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大西洋区,从美国佛罗里达州、加勒比海至巴西海域,栖息深度3-87米,本鱼体银色,鳞片有彩虹色的反光;通常在身体上具模糊的纵向带; 眼睛下面有时会有蓝灰色细条纹,胸鳍基底鳍上不具小黑色的斑点,背鳍硬棘12枚,背鳍软条12枚,臀鳍硬棘3枚,臀鳍软条10枚,体长可达46公分,栖息在沿海水质清澈,沙泥底质的海域,可做为食用鱼,有雪卡鱼中毒的报告。
矛高鳍䱛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石首鱼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大西洋区,从美国北卡罗来纳州至巴西里约热内卢海域,栖息深度10-60米,本鱼第一背鳍长,体灰色且具三条白边黑褐色至黑色条带,背鳍硬棘13枚;背鳍软条47-55枚;臀鳍硬棘2枚;臀鳍软条16枚,体长可达25公分,栖息在珊瑚礁区,属肉食性,以多毛类、甲壳类、腹足类等为食,可做为食用鱼、观赏鱼,有雪卡鱼中毒的纪录。
绯小鲷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鲈亚目鲷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东大西洋区,从挪威、地中海至几内亚比绍海域,栖息深度可达300米,体长可达60公分,栖息在各种底质海域,属杂食性,以藻类、无脊椎动物、小鱼等为食,可做为食用鱼及游钓鱼,有雪卡鱼中毒的报告。
澳洲马鲛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鲭亚目鲭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太平洋的澳洲北部及巴布亚新几内亚海域,栖息深度可达100米,本鱼腹鳍间的突起小而两裂,侧线逐渐地对于尾柄弯曲下来,泳鳔不存在,身体覆盖着小鳞片,侧边有一些贫乏地圆斑点的固定的列,大于瞳孔但是比眼直径更小,胸鳍的内面颜色较深蓝色,颊部与腹面银白色,臀鳍与肛门的离鳍淡的银灰色,背鳍黑色,背鳍硬棘20-22枚,背鳍软条17-20枚,臀鳍软条17-19枚,脊椎骨50-52个,体长可达104公分,栖息在外海或沿岸沙底质、岩礁海域,成群活动,属肉食性,以鱼类、鱿鱼为食,可做为食用鱼、游钓鱼,有雪卡鱼中毒的报导。
椭斑马鲛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鲭亚目鲭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大西洋区,从加拿大至墨西哥犹加敦半岛海域,栖息深度10-35米,本鱼腹鳍间的突起小而两裂,侧线逐渐地对于尾柄弯曲下来,泳鳔不存在,身体覆盖着小鳞片,第一背鳍黑色前面地在后部地而在末梢部的边缘,通常银色的有被有显著的对椭圆的深色斑点的大约三个列的圆的侧边,背鳍硬棘17-19枚,背鳍软条17-20枚,臀鳍软条17-20枚,脊椎骨51-53个,体长可达91公分,栖息在沿岸海域,属肉食性,以鱼类、头足类为食,可做为食用鱼、游钓鱼,曾有雪卡鱼中毒的报告。
突角鼻鱼,又名环纹鼻鱼,为刺尾鱼科鼻鱼属的鱼类,俗名环纹鼻鱼。分布于南日本至印度、太平洋之间、台湾岛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帝汶。栖息深度1-60米,体长可达100公分,幼鱼栖息在潟湖,成瑜则栖息在较深的礁石区,夜行性,以藻类为食,可作为观赏鱼,有雪卡鱼中毒的报导。
突角鼻鱼,又名环纹鼻鱼,为刺尾鱼科鼻鱼属的鱼类,俗名环纹鼻鱼。分布于南日本至印度、太平洋之间、台湾岛等。该物种的模式产地在帝汶。栖息深度1-60米,体长可达100公分,幼鱼栖息在潟湖,成瑜则栖息在较深的礁石区,夜行性,以藻类为食,可作为观赏鱼,有雪卡鱼中毒的报导。
红鳍鹦鲷,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鹦哥鱼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中西大西洋区,从美国马萨诸塞州至巴西里约热内卢海域,栖息深度1-15米,体长可达47.8公分,栖息在珊瑚礁及海草床,以藻类为食,可做为食用鱼及观赏鱼,有雪卡鱼中毒的报告。
绿鹦鲷,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鹦哥鱼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大西洋区,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至巴西海域,栖息深度3-50米,体长可达64公分,栖息在水质清澈的珊瑚礁,以藻类为食,可做为食用鱼及观赏鱼,有雪卡鱼中毒的报告。
虹彩鹦嘴鱼,为辐鳍鱼纲鲈形目隆头鱼亚目鹦哥鱼科的其中一种,分布于西大西洋区,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至阿根廷海域,栖息深度3-25米,体长可达120公分,栖息在珊瑚礁海域,可做为食用鱼及观赏鱼,有雪卡鱼中毒报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