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带气旋对应的最大持续风速是一个用于衡量风暴强度的常见指标。一个发展成熟的热带气旋,其最大持续风速可以在风眼中探测出来。与风不同的是,持续风速是根据采样一段时间内的风速计算平均值来得出。对速的测量已经制订了全球统一的标准,在距地球表面10米处进行,而最大持续风速则代表了热带气旋内部任何位置在一分钟或十分钟时间段内的最高平均风速。由于地球表面和大气层之间的磨擦,风速有很大的变化范围,如果热带气旋位于陆地上空的山峰或山脉附近也同样会导致这样的情况。
热带低气压指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只达每小时41至62公里每小时或者22至30节的热带气旋,即强风级的级别,对下一级为低压区或热带扰动,而对上一级为热带风暴。最广泛使用的称呼是“热带低气压”,但交通部中央气象局把此级别称为“热带性低气压”,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则把这级称为“热带低压”。此级别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可视为热带气旋。在印度洋, 被称为“低气压” 或“深低气压”它有着组织松散的云团及雷雨带,其表面循环系统颇为显现;但通常没有风眼,亦缺乏更高级别的热带气旋所呈现的紧密组织及形态。
飓风弗朗西丝是2004年大西洋中第二强的热带气旋,并被证明在佛罗里达州具有非常大的破坏性。2004年大西洋飓风季的第六场被命名的热带气旋、第四场热带气旋和第三场大型飓风。该系统于8月下旬穿过开阔的大西洋,在加强的同时移动到小安的列斯群岛以北。它的外围雨带在经过加勒比海以北时袭击了波多黎各和英属维尔京群岛。风暴的最大持续风速达到145英里/小时,达到了萨菲尔-辛普森飓风风力等级的四级飓风。随着系统向前运动的速度减慢,风眼掠过圣萨尔瓦多岛,非常靠近巴哈马的猫岛。弗朗西丝是自 1928 年以来第一次影响整个巴哈马群岛的飓风,几乎完全摧毁了他们的农业经济。
1975年太平洋西北地区飓风是一个不寻常地比其他太平洋飓风于更北的纬度达至飓风强度的太平洋热带气旋。此风暴没有官方地命名,只有货船泛科罗拉多号为该风暴估计和提供重要气象资料。此风暴是1975年太平洋飓风季第12个热带气旋,于8月31日在一个冷心的上层低压区与一个热带气旋的残余在夏威夷的东北方合并后形成。其后环流变得清晰,对流开始增加,9月2日早上,该低压区变性为热带风暴。在转向东北方移到喛水区后,此风暴快速增强。发展出一个风眼,其后该风暴于9月3日达到飓风强度,当时该系统位于阿拉斯加州的南方约1950公里。维持最高强度18小时后,该风暴与一道靠近中的冷锋互动并迅速减弱。9月5日早上,它在接近阿拉斯加沿岸时转化为温带气旋。
强烈热带气旋西纳是1990-1991年南太平洋气旋季期间在南太平洋发展形成的唯一一个获得命名的热带气旋。系统起初是瓦利斯岛以西南太平洋辐合区内的弱低气压,接下来3天里,系统向罗盘方位方向移动并在发展成热带气旋后获名“西纳”。此后几天系统进一步增强,并在蜿蜒朝斐济逼近的过程中发展出风眼。11月28日,西纳达到最高强度,然后在从斐济群岛上空经过期间逐渐减弱。11月29日,风暴从汤加的汤加塔布岛以北近海掠过,再于次日从纽埃以南约160公里海域和南库克群岛附近经过。此后气旋急剧减弱,于12月1日转变成温带气旋,最终于12月4日在纬度50°附近洋面被逐渐逼近的低压槽吸收。
雨带指有明显降雨的范围,由云和降水所结构。雨带是由于温度的差异而所产生的,而本身可以是层状或对流。从天气雷达图像来看,这种降雨的范围被看作为带状结构。热带气旋内的雨带会呈弯曲状,并包含了阵雨和雷暴;再加上眼壁和风眼就构成了飓风或热带风暴,而雨带的伸延范围可以预计热带气旋的强度。
特强热带气旋哈利于3月5日由季风槽发展形成,是2001-2002年西南印度洋热带气旋季最强烈的热带气旋。风暴起初总体向西移动并逐渐增强,并在3月7日由于外界环境有利而迅速强化,发展出风眼和层次分明的外流。达到第一波最高强度后,气旋转朝西南方向的马达加斯加前进,在此期间因眼墙置换短暂减弱。3月10日,哈利再度强化,在马达加斯加以东近海达到风速每小时220公里的最高强度,成为2000年后西南印度洋的第一场特强热带气旋。
强烈热带气旋乔伊于1990年末袭击澳大利亚,在昆士兰州洛坎普顿引发了当地信史第三严重的洪灾。该气旋源于所罗门群岛附近一股微弱的低气压,起初向西面行进,于12月18日获命名为“乔伊”,成为1990-1991年澳大利亚海域热带气旋季期间第二个获得命名的风暴。转向西南后,乔伊发展出层次分明的风眼,并在逼近凯恩斯的过程中达到最大持续风速每小时165公里强度。凯恩斯受到狂风吹袭,风暴在这一过程中迅速减弱并转朝东南方向前进,之后又蜿蜒折回西南,于12月26日在昆士兰州的汤斯维尔附近登陆。乔伊于次日消散,其残留水分继续在昆士兰州上空产生倾盆大雨并持续了两周之久。
热带低气压指接近中心最高持续风速只达每小时41至62公里每小时或者22至30节的热带气旋,即强风级的级别,对下一级为低压区或热带扰动,而对上一级为热带风暴。最广泛使用的称呼是“热带低气压”,但交通部中央气象局把此级别称为“热带性低气压”,而中国国家气象中心则把这级称为“热带低压”。此级别在太平洋和大西洋可视为热带气旋。在印度洋, 被称为“低气压” 或“深低气压”它有着组织松散的云团及雷雨带,其表面循环系统颇为显现;但通常没有风眼,亦缺乏更高级别的热带气旋所呈现的紧密组织及形态。
飓风米奇的气象历史从1998年10月下旬开始,11月上旬结束,持续时间超过半个月。系统源于10月10日离开非洲西海岸的东风波,于10月22日在加勒比海西南部上空发展成第十三号热带低气压。系统的前进方向形成小规模环路,并在此期间增强成热带风暴米奇。由于高压脊出现薄弱环节,气旋缓慢转向北上。风暴组织结构一度因附近上层低气压产生的风切变而变得混乱,但很快就因海面温度升高、外流格局改善等多种利好因素影响迅速强化,于10月24日升级成飓风并发展出风眼。转向西进后,米奇快速增强,于10月25日成为大型飓风,并在次日达到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下最高的五级大西洋飓风列表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