飓风伊塞莱 (2014年) 编辑
飓风伊塞莱,也译作飓风依莎娜,是有历史记录以来登陆夏威夷岛最强的热带气旋2014年太平洋飓风季的第十一个热带气旋命名的风暴,伊塞莱在2014年7月31日于墨西哥西南方的一片不穏定天气的地区发展。假设气旋在其存在的时间保持一个西北偏西的路线,大致有利的大气条件允许其逐渐增强,气旋在形成后一天达到飓风状态。气旋在接下来数天继续增强,直到8月4日,当伊塞莱达到最大持续风速为每小时220公里,最低气压为947的最高强度,这使其成为萨菲尔-辛普森飓风等级。此后,伊塞莱遇到了恶劣的环境条件,并迅速减弱,期后在8月8日以中等热带风暴的强度登陆大岛。气旋通过岛屿期间受到干扰,伊塞莱后来在8月9日消散。
1
相关
飓风安娜是2014年继8月的飓风伊塞莱后,第二个威胁美国州份夏威夷州并登陆该地的热带气旋,同时也是2014年太平洋飓风季的第21个命名的风暴和第15个飓风。安娜由10月中旬在中太平洋形成的扰动中生成,之后迅速巩固,到10月13日发展为热带低气压。在有利条件的帮助下,安娜在向西移动的同时逐渐增强。到10月17日,它已经在夏威夷州以南增强为飓风,不久后达到最高强度,同时也是最接近该地。之后,安娜在10月25日再次成为飓风之前在一个副热带高压脊以及与冷锋相互作用下转向北,然后是向东北移动,在此期间安娜的强度有所波动并逐渐变弱。安娜在10月26日转变成温带气旋,并在10月28日于加拿大西部上岸之前逐渐消散。
飓风安娜是2014年继8月的飓风伊塞莱后,第二个威胁美国州份夏威夷州并登陆该地的热带气旋,同时也是2014年太平洋飓风季的第21个命名的风暴和第15个飓风。安娜由10月中旬在中太平洋形成的扰动中生成,之后迅速巩固,到10月13日发展为热带低气压。在有利条件的帮助下,安娜在向西移动的同时逐渐增强。到10月17日,它已经在夏威夷州以南增强为飓风,不久后达到最高强度,同时也是最接近该地。之后,安娜在10月25日再次成为飓风之前在一个副热带高压脊以及与冷锋相互作用下转向北,然后是向东北移动,在此期间安娜的强度有所波动并逐渐变弱。安娜在10月26日转变成温带气旋,并在10月28日于加拿大西部上岸之前逐渐消散。
飓风安娜是2014年继8月的飓风伊塞莱后,第二个威胁美国州份夏威夷州并登陆该地的热带气旋,同时也是2014年太平洋飓风季的第21个命名的风暴和第15个飓风。安娜由10月中旬在中太平洋形成的扰动中生成,之后迅速巩固,到10月13日发展为热带低气压。在有利条件的帮助下,安娜在向西移动的同时逐渐增强。到10月17日,它已经在夏威夷州以南增强为飓风,不久后达到最高强度,同时也是最接近该地。之后,安娜在10月25日再次成为飓风之前在一个副热带高压脊以及与冷锋相互作用下转向北,然后是向东北移动,在此期间安娜的强度有所波动并逐渐变弱。安娜在10月26日转变成温带气旋,并在10月28日于加拿大西部上岸之前逐渐消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