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尾藻 编辑
马尾藻属,是马尾藻科的一属褐藻,现约包括250个
9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马尾藻海是北大西洋中部的一个海,因海面漂浮大量马尾藻而得名。马尾藻海是世界上唯一一个没有海岸线的海,严格来说,它只是被几条主要洋流围出的一个特定的区域。墨西哥湾暖流在其西,北大西洋暖流在其北,加那利洋流在其东,北赤道暖流在其南,约长3200公里,宽1100公里。覆盖了经度约70度到40度和纬度约25度至35度的地区。百慕大靠近该海的西部边缘。在马尾藻海的海水有着与众不同的深蓝色和极高的清晰度,水下能见度高达200英尺。
墨角藻目是褐藻纲之下的一个目分类单元,下领九个科。本目包括多个栖息于潮间带的大型藻类,大部分通过固定在坚硬的基质上而生长,例如:墨角藻、马尾藻等。作为褐藻纲的成员,墨角藻目如同其他褐藻纲物种同属不等鞭毛类生物的淡色藻门。褐藻纲的学名Phaeophyceae由古希腊语的phaios、phyton及纲级的后缀-ceae组成。这个纲包括有不少海洋里的巨型植物,但也包括一些体型较细少及构造精细的植物。
大洋疣鳞鲀为辐鳍鱼纲鲀形目鳞鲀亚目鳞鲀科的其中一种,为热带海水鱼,分布于西大西洋区,从加拿大至南美洲北部;东大西洋区的圣赫勒拿岛、圣多美、亚森松岛、佛得角群岛等海域,栖息深度5-60米,体长可达65公分,栖息在马尾藻生长的岩石水域,成群或单独活动,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习性不明,可做为食用鱼、游钓鱼及观赏鱼。
铜藻又称柱囊马尾藻、草茜、竹茜菜,是一种分布在日本、韩国及中国北方海域,常形成海藻林的常见温带马尾藻,可在每年的冬末、春初大量繁殖,每天可以长约一米,最长可达十米。台湾北部海岸春天常有铜藻从温带海域漂来,堆积在岸边和海湾,2013年因海水温度较低,有较多铜藻能成功漂至台湾,使铜藻量较往年为多,各风景区皆发起净滩活动将大量铜藻捞起焚毁,但如此大量的铜藻其实可作为堆肥或季节性食材,甚至发展成为生质酒精的原料。
铜藻又称柱囊马尾藻、草茜、竹茜菜,是一种分布在日本、韩国及中国北方海域,常形成海藻林的常见温带马尾藻,可在每年的冬末、春初大量繁殖,每天可以长约一米,最长可达十米。台湾北部海岸春天常有铜藻从温带海域漂来,堆积在岸边和海湾,2013年因海水温度较低,有较多铜藻能成功漂至台湾,使铜藻量较往年为多,各风景区皆发起净滩活动将大量铜藻捞起焚毁,但如此大量的铜藻其实可作为堆肥或季节性食材,甚至发展成为生质酒精的原料。
墨角藻目是褐藻纲之下的一个目分类单元,下领九个科。本目包括多个栖息于潮间带的大型藻类,大部分通过固定在坚硬的基质上而生长,例如:墨角藻、马尾藻等。作为褐藻纲的成员,墨角藻目如同其他褐藻纲物种同属不等鞭毛类生物的淡色藻门。褐藻纲的学名Phaeophyceae由古希腊语的phaios、phyton及纲级的后缀-ceae组成。这个纲包括有不少海洋里的巨型植物,但也包括一些体型较细少及构造精细的植物。
大洋疣鳞鲀为辐鳍鱼纲鲀形目鳞鲀亚目鳞鲀科的其中一种,为热带海水鱼,分布于西大西洋区,从加拿大至南美洲北部;东大西洋区的圣赫勒拿岛、圣多美、亚森松岛、佛得角群岛等海域,栖息深度5-60米,体长可达65公分,栖息在马尾藻生长的岩石水域,成群或单独活动,以浮游生物为食,生活习性不明,可做为食用鱼、游钓鱼及观赏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