骈文 编辑
骈体文是古代中国一种特有的文言文文体,其句式多由四字或六字及对仗构成,故又称四六文、骈俪或骈体。具骈文特点而押韵者称骈赋。骈文在文学界上长期为广泛研究,然其因为文章受限于追求艺术技巧之故,适于写景而不适于叙事。
15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段成式,字柯古,唐代博物学家、诗人、官员。邹平人。后随父徙宜城市。世家子弟,遍览群书,善于佛学。官至太常少卿。段成式善于诗歌骈文,与李商隐、温庭筠齐名,称为“三十六体”。著有《酉阳杂俎》。
国学,又称“汉学”或“中国学”。狭义的国学是指以儒学为主体的中华传统文化与学术。现在一般提到的国学,是指以先秦经典及诸子学为根基,涵盖了两汉经学、魏晋玄学、宋朝明宋明理学和同时期的古体诗、汉赋、六朝骈文、唐宋诗词、元曲与明清小说并历代史学等一套特有而完整的文化、学术体系。因此,广义上,中国古代和现代的文化和学术,包括历史、思想、哲学、地理、政治、经济乃至书画、音乐、术数、中医学、星相、建筑、武术等都是国学所涉及的范畴。
陈小翠,原名陈璻,表字翠娜,又字小翠,以字行。别署陈翠侯、翠吟楼主、空翠居士,斋号翠楼。浙江钱塘县人。近代中国女性中国古典诗词、书画家,兼擅诗、词、戏曲、赋、骈文、散文、中国小说等各种古典文体。曾先后于上海创办“中国女子书画会”并担任该会主任,受聘于无锡国学专修学校任职诗词曲教授,及于上海中国画院任画师。文化大革命时,因不堪受辱而于上海寓所内开煤气自杀。著有《翠楼吟草》20卷。
花王戒》是《三国史记·列传第六》收录的新罗文人薛聪所作的一篇骈文寓言。薛聪是“新罗十贤”之一,写过很多文章,但只有《花王戒》一篇留世。此文亦是朝鲜文学史上最早的寓言作品。
潘小磐,号余庵,广东顺德人,现代诗人,香港学术界权威,曾经担任香港大学及中文大学校外课程特约讲师、学海书楼讲师,及树仁学院文史系高级讲师,任教骈文、诗选及应用文。名人如郭咏观医生、许灼勋,以及何佐芝孙女何凤莲等,均曾师从于他。
文学彼岸性理论是由中国艺术家和文学家胡志颖博士提出的文学理论,最早载于他在2003年出版的研究著作《文学彼岸性研究》。该理论从比较文学和比较诗学的层面研究中国文学,将其与西方文学比较,发现其中“彼岸性”的终极问题,以文化哲学的深度阐释这个命题,揭示古汉语的楚辞、汉赋、六朝骈文、诗词等几类韵文文本的一种神话性存在方式的观念和形式因由,开拓了中国古典诗学研究以及比较诗学研究的新领域。
鲍照,字明远,人称鲍参军,东海郡人,南朝宋文学家、骈文家、诗人。他的文章风格浑、朴,与同时代的浮华、奢靡文风相左。胡应麟在《诗薮》中称他是“李、杜先鞭”。以现代的术语来说,鲍照的诗文则颇有写实主义倾向。
古文观止》,是清朝人吴乘权、吴调侯叔侄两人选编和注释的一部文言文散文选集,编选此书的目的是“正蒙养而裨后学”,作为家塾训蒙读本,也是清以来最流行的散文选本之一。古文观止成书于清康熙三十四年,付印问世以来,流传甚广,雅俗共赏,影响非常广泛。书中选编了上启东周下至明代的二百二十二篇散文作品,其中绝大多数为古文,个别为骈文中的经典作品,作品题材涉及史传、策论、游记、书信、笔记等,由于古文观止入选作品题材广泛、代表性强、语言简洁易明,篇幅短小精髓,言辞优美,因而一经出版便非常流行,成为文言文教学的经典教材,至今在大中华地区中学文言文教材中,仍有很多篇章由此书辑录。
古文为中国古代散文的文体,其形式较骈文自由。原指先秦、秦代、两汉以来的散文,但经过唐朝宋朝的古文运动,在文风方面又有新的突破。
古文运动为唐宋两代改革文字作品体裁的运动,主要目的在于扭转写作骈文的风气,改为学习三代两汉的古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