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曼纽尔·席卡内德,18世纪德意志剧作家、戏剧歌唱家、演员,曾任维也纳河畔剧院经理,委托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替德语歌剧《魔笛》作曲,其本人则担任编剧及作词工作,并在1791年该剧首演时亲自扮演剧内的男中音角色——捕鸟人帕帕基诺。
一位姑娘或小太太是1791年歌剧《魔笛》第二幕内由男中音角色——捕鸟人帕帕基诺演唱的咏叹调,由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作曲,伊曼纽尔·席卡内德作词。本曲的调性为F大调,由旋律相同的三段构成,各段前为速度,后为快板,反复三遍。
法尔可,本名约翰·“汉斯”·赫策尔,奥地利流行音乐歌手,作品广受传唱欢迎。1986年以《摇滚阿玛迪斯》歌颂名音乐家莫札特勇夺德国、英国、美国三周流行音乐排行榜冠军与最佳音乐录影带而声名大噪。另有作品描述德奥著名民间故事魔笛改编之《维也纳的呼唤》及描述娼妓遭重度精神病凶杀案之《珍妮》也夺得欧陆流行音乐排行榜冠军。除了是少数在以英文为主的全球歌曲市场中走红之德语歌手外,也是近代饶舌的先驱之一。
地狱之复仇沸腾在我心中是1791年歌剧《魔笛》第二幕内由花腔女高音角色夜后演唱的咏叹调,由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作曲,伊曼纽尔·席卡内德作词,属速度,整体调性为D小调,中段转为F大调,并以高音技巧知名。
在这些圣殿内部是1791年歌剧《魔笛》第二幕内由男低音角色——大祭司萨拉斯妥演唱的咏叹调,由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作曲,伊曼纽尔·席卡内德作词,属E大调甚缓板。此曲在剧情上紧接于花腔女高音角色夜后的咏叹调“地狱之复仇沸腾在我心中”后,并在歌词中融入友爱、宽恕等共济会教义,两者形成强烈之对比。
我正是一个捕鸟人是1791年歌剧《魔笛》第一幕内由男中音角色——捕鸟人帕帕基诺演唱的咏叹调,由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作曲,伊曼纽尔·席卡内德作词,属速度,调性为G大调,采民谣曲风,由旋律相同的三段构成。
大都会歌剧院高清直播是一档通过卫星传输的高清歌剧现场演出节目。视频从纽约的大都会歌剧院传输到美国和世界其他地区特定的会场,主要是电影院。这个系列的第一集是2006年12月30日演出的英文删减版的莫扎特《魔笛》。
噢,别发抖,我的爱子是1791年歌剧《魔笛》第一幕内由花腔女高音角色夜后演唱的咏叹调,亦为该角登场后所唱的第一首曲,由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作曲,伊曼纽尔·席卡内德作词。本曲分为三段,前为宣叙调,属速度,调性为降B大调,中段转为G小调甚缓板,后段则变为降B大调中庸快板,花腔唱段也于此段展开。
肯尼斯·查尔斯·“肯”·布莱纳爵士是一名英国男演员和电影制片人。他曾执导或出演过一些改编自威廉·莎士比亚戏剧的电影,如《亨利五世》、《都是男人惹的祸》、《狂杀情焰》、《肯尼斯布莱纳之哈姆雷特》、《迷失的爱》以及《皆大欢喜》,并执导过沃夫冈·阿玛迪斯·莫札特和伊曼纽尔·席卡内德所创德语歌剧《魔笛》的同名英语电影。其中,《亨利五世》使他提名了奥斯卡最佳男主角奖和奥斯卡最佳导演奖;而《肯尼斯布莱纳之哈姆雷特》则提名了奥斯卡最佳改编剧本奖,其后再在2011年凭着《梦露与我的浪漫周记》的劳伦斯·奥立佛一角获提名奥斯卡最佳男配角奖。《贝尔法斯特》则为他带来最佳原创剧本的奥斯卡小金人及金球奖最佳剧本。
卢西亚·波普,斯洛伐克女高音歌剧唱家,是20世纪后半页最受欢迎的花腔女高音之一,以饰演莫札特笔下《魔笛》中的夜而闻名于世。晚年转换行当,改唱瓦格纳和理夏德·施特劳斯的抒情女高音角色,同样出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