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 编辑
198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是英属香港首次举行的立法局间接选举,正式开始了香港的代议民主制。事缘港英政府于1984年7月18日发表的一份有关香港政治制度的咨询文件——《代议政制绿皮书》。这份文件被视为殖民地时期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的开始。24个非官守议席由选举团和功能组别各选12名。选举团的成员,包括所有市政局区域市政局香港区议会的议员。其余22个非官守议席由港督委任。官守议员共有11名,港督、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司长均为当然官守议员,港督更兼任议员及主席。
2
相关
文伙泰,香港著名“皇巴士大王”。出身于新界五大氏族之一的新田文氏,为文天祥家族后人。曾任乡事委员会主席、元朗区议会当然议员、新界乡议局议员及深圳市政协常委。参加198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及1988年香港立法局选举均告落选。97后经营往来深港过境巴士服务。2014年6月19日在圣德肋撒医院逝世。
区域市政局功能界别是香港立法会选举功能界别之一,前身为198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设立的“临时区域议局”选举团,1988年香港立法局选举正名为“区域市政局”选举团,至1991年香港立法局选举“区域市政局”被归类为功能组别,选民包括区域市政局全体议员。随着市政局与区域市政局于1999年12月31日后解散,两局代表议席于2000年香港立法会选举由区议会(第一)功能界别及饮食界功能界别取代。
工业界功能界别是香港立法会选举功能界别之一,选民由有权在香港工业总会的大会上参与表决的该会会员团体组成。这个界别是198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首批设立的十二个功能组别之一,为议会内两个工业界代表之一,另一个属工业界(第二)功能界别。
工业界功能界别是香港立法会选举功能界别之一,选民由有权在香港工业总会的大会上参与表决的该会会员团体组成。这个界别是198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首批设立的十二个功能组别之一,为议会内两个工业界代表之一,另一个属工业界(第二)功能界别。
商界功能界别是香港立法会选举功能界别之一,选民由有权在香港中华总商会的大会上参与表决的该会会员团体组成。这个界别是198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首批设立的十二个功能组别之一,为议会内三个商界代表之一,另外两个包括商界(第一)功能界别、商界(第三)功能界别。
商界功能界别是香港立法会选举功能界别之一,选民由有权在香港总商会的大会上参与表决的该会会员团体组成。这个界别是198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首批设立的十二个功能组别之一,为议会内三个商界代表之一,另外两个包括商界(第二)功能界别、商界(第三)功能界别。
劳工界功能界别是香港立法会功能界别之一,这个界别是198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首批设立的十二个功能组别之一。
1985年的香港政制改革是英属香港政府提出的政制改革,主要内容为于香港立法会进行198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改革建议首先在1984年7月发布的《代议政制绿皮书》中提出,奠定了香港在殖民管治完结前代议民主制的基础与发展,其影响延续至1997年香港回归的香港民主运动。
下列显示1946年香港重归英国统治后至198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前,英属香港香港立法局的非官守议员列表。其中在1976年至83年期间,最高峰有23名非官守议员;而1984年至85年则有最多32名非官守议员。
1985年的香港政制改革是英属香港政府提出的政制改革,主要内容为于香港立法会进行198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改革建议首先在1984年7月发布的《代议政制绿皮书》中提出,奠定了香港在殖民管治完结前代议民主制的基础与发展,其影响延续至1997年香港回归的香港民主运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