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区议会 编辑
香港区议会,始创于1982年,是香港香港行政区划地方议会和区域组织,就市民日常生活事务向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府提供意见。现时香港香港行政区划各有其所属的区议会,合共479名区议员,每届区议会任期4年。
2
相关
2015年区议会选举是香港主权移交后的第五届香港区议会选举,于2015年11月22日举行。
公民党曾是香港民主派在香港区议会的第二大政党,意识形态派别为主流民主派,成立于2006年3月19日。
民主党是民主派的第一大政党,意识形态派别为主流民主派。现时为香港区议会第二大政党,仅次于民主建港协进联盟。现任党主席为罗健熙。
2007年香港区议会选举是香港特别行政区成立后的第三届香港区议会选举,于2007年11月18日举行。是次选举重选香港十八区区议会共405个民选的议席。
早于香港开埠初期,香港地域已有相当的行政分区。1963年,港英政府为港九市区划为四十多个法定分区,成为香港市区日后的基本行政分区。1980年代,香港政府亦为新界制定清晰的法定分区界线。而香港立法会、两个市政局及十八区香港区议会在不同时代则有各自的选区,划分方法各有不同。香港政府各部门亦会依据各自订立的内部分区而分工。
市政局是1883-1999年的香港市政机构,自1936年起成员开始以民选方式产生。该局自1985年主管香港岛和九龙的食物卫生、文娱康乐两大政策,该等政策的决策权在民选组成的市政局,执行权在非选举产的官僚部门市政总署。1999年香港行政长官董建华欲收回该等决策权,新成立官僚部门食物环境卫生署和康乐及文化事务署,市政局于同年12月31日被废除,史料常称“杀局”。废除后,香港区议会仅继承了其咨询权和拨款权,但无权决策。
1985年香港立法局选举是英属香港首次举行的立法局间接选举,正式开始了香港的代议民主制。事缘港英政府于1984年7月18日发表的一份有关香港政治制度的咨询文件——《代议政制绿皮书》。这份文件被视为殖民地时期香港政治制度改革的开始。24个非官守议席由选举团和功能组别各选12名。选举团的成员,包括所有市政局、区域市政局及香港区议会的议员。其余22个非官守议席由港督委任。官守议员共有11名,港督、香港特别行政区政务司司长、香港特别行政区财政司司长和香港特别行政区律政司司长均为当然官守议员,港督更兼任议员及主席。
香港有许多各种不同类型、长度和难度的郊游路径,供游人作远足或散步之用。大部分的路径均位于香港郊野公园之内,由渔农自然护理署管辖。不过郊野公园外亦有一些路径,多由该区的香港区议会所筹建或翻新。
屯门区议会是根据《基本法》第97条、《区议会条例》成立的区域组织团体,是香港十八个香港区议会之一。职能包括就地区行政事务向政府提供意见,以及推动区内康乐及文化活动和环境改善计划。
香港工会联合会简称工联会,是目前香港最大的工会联合组织,成立于1948年,1986年改为现名。其旗下195个属会和59个赞助会合共有超过41万名属会会员,同时在香港立法会和香港区议会、香港特别行政区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香港地区委员占有席位。其政治定位属偏香港亲中团体,但持保守立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