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南半岛 编辑
中南半岛,或称印度支那半岛,在与东南亚岛屿地区相对时也被称为东南亚大陆地区或东南亚半岛地区,指东南亚东临南海,西濒印度洋的半岛,因位于中国大陆以南、印度以东而得名。中南半岛包括今日的缅甸泰国老挝柬埔寨越南马来半岛等地。
1
相关
新加坡共和国,别称狮城,通称星国、星洲、新加坡或星加坡,是位于东南亚的城邦岛国、城市国家。该国位于中南半岛最南端,扼守马六甲海峡最南端出口,其南面新加坡海峡与印度尼西亚相隔,北面柔佛海峡与马来西亚相隔,并以新柔长堤与第二通道两座桥梁相连于新马两岸之间。新加坡的国土除了新加坡本岛之外,还包括周围所属岛屿,新加坡最大的外岛为德光岛。从新加坡独立以来,大规模的填海已经为新加坡增加了23%的面积,相等于增加了130平方公里。
,是位于东亚和东南亚之间的陆缘海,被中国大陆、台湾、菲律宾群岛、马来群岛及中南半岛所环绕,为西太平洋的一部分。南海海域面积有350万平方公里,其中有超过200个无原住民居住的岛屿和礁,这些岛礁被合称为南海诸岛。除了是主要的海上运输航线外,南海还蕴藏着丰富的石油和天然气,牵涉到许多周边国家的利益。
盖斑斗鱼是一种小型的淡水鱼,又名三斑、三斑斗鱼、台湾斗鱼、中国斗鱼,香港称之为叉尾斗鱼,中国南部称之为花手巾。英文名称为Paradise fish,日本人称台湾金鱼。原产于海南岛、广东、广西、中南半岛及台湾。此物种为继金鱼后第2种被传入西方的中国观赏鱼,也是第1种被带到欧洲且能成功人工养殖的淡水热带鱼。于1869年由法国领事从宁波寄往巴黎,水族市面常又可称为彩兔。
苏门答腊犀简称苏门犀,又称双角犀或毛犀牛,是一种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东北部及中国西南部的犀牛,双角犀属的唯一现生种。栖息于热带雨林和山地苔藓森林,偶尔出现在森林边缘和次生林中,独居,取食植物叶片、细枝、幼苗与果实。成体肩高约135厘米,体长240–315厘米,尾长约50厘米,体重800–1000千克,为现存五种犀牛中平均体型最小者。鼻上至前额之间长有两只角,前角大而后角小,类似非洲的白犀和黑犀,区别于同域分布的印度犀和爪哇犀。一身红棕色被毛为其显著特征,是世界上最后生存的披毛犀牛。
热带季风气候,在柯本气候分类法中代号为Am。主要分布于热带纬度10°至回归线的大陆东岸地区。具体分布在台湾岛南部和东部的台东县、雷州半岛、海南岛、中南半岛、菲律宾群岛北部、南亚等地区,以及澳大利亚的西北部沿海地区,称为南亚季风区。
东南亚,是亚洲的一个地区,由中国以南、印度以东、新几内亚以西与澳洲以北的多个国家及地区组成,是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期才出现的一个新的地区名称。东南亚分为两个区域,陆域为中南半岛,包括柬埔寨、老挝、缅甸、越南、泰国、马来西亚、与马来半岛,海域大致为马来群岛包括砂拉越、沙巴、汶莱、东帝汶、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新加坡。不过,东南亚国家往往也被西方世界学者和传媒纳入东亚的范围。此区地处板块交界,地震与火山及海啸活动频繁。
东印度是一个模糊、松散的地域概念,既适用于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也可包括马来群岛现在仍偶尔会这样指称。广义的“东印度”还包括中南半岛和印度次大陆,以至伸延至整个东南亚和南亚。
李枯叶蛾属为枯叶蛾科的一个属,分布于亚洲东北部的俄罗斯远东地区,至南部的喜马拉雅山脉与中南半岛
扶南也称夫南、跋南,是中南半岛的一个印度文化圈古国,位于东南亚大陆,其统治中心位于湄公河三角洲一带,存在时间大约是1世纪至6世纪期间。扶南奉印度教为国教。其国都位于毗耶陀补罗,可能在波罗勉省巴布农县,有湄公河西北流东入海。
佛教从古印度印度河流域迦毗罗卫国的王室王子悉达多·乔达摩于35岁据称达成了解脱生死的修行目标、且拥有了相关能清晰教导众生佛法的佛陀专属能力后,在约前6世纪对弟子开示的“四圣谛”的教导内容。在佛陀去世后,在印度佛教史上因缘际会趋于更明显的宗教化,为现代世界三大宗教之一。对于世界上,尤其是东亚、中南半岛文化具有深刻的影响,此外在中亚、南亚、南洋群岛地区的文化曾具有广泛的影响,现正在向欧洲、非洲、北美洲发展。佛教经历史发展,通过南、北两条传播途径,现代存在南传佛教这支路径主要传播的是上座部佛教的教义、北传佛教这支路径主要传播的是大乘佛教的教义,其中与北传佛教的传播路径所相应的大乘佛教的内容,又可再细分为汉传佛教或称显教,以及藏传佛教或称密宗;故也有南传佛教、汉传佛教、藏传佛教三分法。佛教这几大教派内又各有诸多宗派;南传佛法体系主要以追求成为阿罗汉为修行目标,北传佛法体系则以追求成为佛为修行目标。佛教各派并公认,修行人不论是证得阿罗汉或佛或辟支佛,皆能解脱生死轮回,皆属于达到涅槃的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