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科举制度 编辑
中国的科举制度是古代中国的一项重要政治制度,对中国社会和文化产生了巨大影响,直接催生了不论门第、以测验产生的“士大夫”阶层。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杨国瑞,是英属香港新界荃湾杨屋村的乡绅,也是清朝光绪三十年中国科举制度所取录的生员。杨国瑞曾向香港政府提议将荃湾当时的各个地名统一为“荃湾”,而他也是荃湾公立学校的私塾前身的创立人。杨国瑞更与上水乡绅李仲庄、元朗乡绅邓炜堂等人共同创立新界乡议局的前身、代表新界居民的首个合法组织新界农工商研究总会。杨国瑞于香港日占时期前数月病死,终年70岁。1970年代,香港政府发展荃湾新市镇,而杨屋村新村前的马路即以其命名为国瑞路。
举贡会考,亦称举贡考职。1904年清朝停中国科举制度后,为解决举人、贡生出路,学部奏定每三年保送举、贡若干名送京会考。题目为经义、史论各一篇,与科举相同。举人只录取一等和二等前十名,若为京官,则为主事、 中书、七品小京官等,外放一般是知县。第二等十名以后录用为州判、盐库大臣、府经历、县丞等。贡生第一等一般内用为七品小京官,外放为知县。二等则内用为部司务、外用为县丞等。 1907年4月在保和殿举行第一次举贡会考,录取吴承仕等367人,1910年第二次会考录取陈命宽等320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