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界点 (热力学) 编辑
热力学中,临界点是可使一物质液态存在的最高温度或以气态存在的最高压力,当物质的温度、压力超过此界线——即临界温度及临界压力——会相变成同时拥有液态及气态特征的流体超临界流体
8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4-甲基庚烷是一种有机化合物,化学式为C8H18,是辛烷的同分异构体之一,它可从石油中分离得到。它是高度易燃的液体,难溶于水。它的玻璃转化温度为−174.4 °C,临界点为561.7 K, 2.54 MPa。
临界指数是物理学中用来描述物理量在临界点附近行为的指数。尽管没有得到严格证明,实验表明临界指数具有普适性,与具体的物理系统无关,仅和系统维度、关联长度与自旋维度有关。
液氦是指在极低温的摄氏温标-269 °C时成为液体的氦,该化学元素的沸点与临界点取自于氦的同位素:较为常见的氦-4与较为少见的氦-3。其中液态氦-4在1个气压的情况下,其密度大约是每升125克,或为水的八分之一。
临界现象是指和热力学中临界点有关的物理现象的通称。其中大部分和相关长度的发散有关,而其中的系统动态也会变慢。临界现象包括不同物理量之间的缩放关系、一些物理量的幂定律发散、普遍性、分形行为、遍历性等。临界现象会发生在二阶相变,不过也发生在其他情形下。
自组织临界性是对某些动力系统的一个特性。该特性是其临界点为吸引子。其相变临界点在其宏观表现的时间和空间分布上呈现标度不变性,而这种标度不变性没必要调节系统参数就可以达到。
过热水是指压强超过大气压力,温度介于正常沸点100 °C和临界点374 °C之间的液体水。也称为是亚临界水或加压热水。过热水会平衡稳定的原因是因为加压使其温度超过正常沸点,或是在密封容器中加热,液态水和饱和的蒸气平衡。这种“过热”和一般的过热定义不同,后者是指水在大气压力下,温度超过沸点,但因为没有成核,因此没有沸腾。
巨行星是任何的大质量行星。它们通常是由低沸点的材料组成,而不是岩石或其它固体,但是系外行星也可以存在。太阳系有4颗巨行星:木星、土星、天王星、与海王星。已经检测到许多恒星都有系外行星在轨道上环绕着。巨行星有时也被称为类木行星,这是依据木星命名的。它们有些是气态巨行星,然而,许多天文学家认为这个名词只适用于木星和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有不同的成分,在分类上是冰巨行星。这两个名词都可能造成误导:所有的巨行星主要的流体临界点之上,不存在明显的气相和液相的组成。在木星和土星,主要的成分是氢和氦;在天王星和海王星,主要的成分是水、氨和甲烷。天体大到足以点燃氘的核融合反应就称为棕矮星,它们的质量范围介于最大质量的巨行星和最低值量的恒星之间。
临界乳光是透明液态物质在二级相变区域内的现象。在其温度压力接近临界点时,液体会看似混浊。最早是由Charles Cagniard de la Tour在1823年在酒精和水的混合物中发现临界乳光,后来托马斯·安德鲁斯在二氧化碳液态气体相变的条件下产生了临界乳光,之后也有许多其他物质的实验。最常用来说明的例子是用二元混合物进行的实验,例如环己烷和甲醇的混合物。当物质的状态接近其临界点时,液体和气体区域的大小开始大幅震荡。当密度函数振荡到大约光波长的程度时,光会开始散射,因此原来透明的物质会变的不透光而混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