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使号 编辑
信使号是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在2004年8月3日发射的探测卫星,目的是为了研究水星表面的化学成分、地理环境、磁场地质年代行星核心的状态及大小、自转的运动情况、散逸层及磁场的分布等。
1
相关
水星的卫星是一颗未被发现的天然卫星,1970年代初期短暂地认为它存在过,现在的科学家认为这是资料误读造成的误会。由于水星相对靠近太阳,从地球观察水星或它的卫星是很困难的。比如直到1995年,科学家才从红外光谱中观察到水星。NASA的信使号从2011年到2015年绕行水星,期间并未探测到任何卫星存在。由于水星的希尔球较小,限制了天然卫星的存在空间。
西北非7325,被认为是地球上已知第一颗来自水星的陨石。该陨石于2012年4月在摩洛哥厄夫的市场被购得。该陨石总共有35个碎块,总重量约345公克。华盛顿大学的安东尼·欧文在比对了陨石成分和信使号观测资料后,判定该颗陨石来自水星。不过欧文也提醒NWA 7325也有可能是来自体积更小的类似水星的天体,另一个可能的解释是NWA 7325也许是原始无球粒陨石。NWA 7325最让人注意的就是它的绿色熔壳和高含镁/低含铁的组成。NWA 7325的年龄约为45.6亿年,可能是因为撞击事件使NWA 7325离开水星表面后进入与地球相交的轨道,最后落到地球。
贝基特撞击坑是一个位于水星上的 pit-floored crater,2008年1月信使号飞掠水星时发现。
纪伯伦撞击坑是一个位于水星上的撞击坑,由信使号于2008年1月首次飞掠水星时发现。
水星地质的主要特征是撞击坑和类似月海的熔岩平原。其他主要的特征有很陡的斜坡和极区撞击坑底的矿物沉积。目前一般认为水星表面已经没有地质活动。至今只有55%的水星表面可利用1974至1975年的水手10号和2008年的信使号绘制出详细的表面图。水星的内部被认为有一个占水星体积42%的巨大金属核心。因为水星有微弱但全球性的磁层,这是水星内部有液态金属的证据。
水手10号是一系列以飞越方式进行的行星探险水手号计划中的第10个计划,也是计划中的最后一个。水手10号以飞掠的方式探测水星与金星,也是第一个探测过水星的太空船。其后美国太空总署在2004年发射信使号探测船已经于2011年抵达水星进行探测。
林布兰撞击坑是水星上的一个大型撞击坑,直径 715 公里,是水星上第二大撞击坑,仅次于卡洛里盆地,也是太阳系最大撞击坑列表。于2008年10月6日信使号第二次飞掠水星时发现。该撞击坑年龄约 39 亿年,于后期重轰炸期形成。在林布兰撞击坑外环周围的撞击坑密度和直径代表这是水星上最年轻的撞击盆地之一。
拉赫曼尼诺夫撞击坑是一个水星上的多环撞击坑。该撞击盆地的首幅完整影像是信使号第三次飞掠水星时拍摄到,并且因为它的外观显示它是相当年轻的撞击坑,以及它的独特坑内平原的颜色和坑底的张性槽结构,很快就被科学家认为是高科学研究价值区域。
又兵卫撞击坑是位于水星上的撞击坑。该撞击坑有一组暗色的射纹系统。暗色的射纹系统在水星上不常见,但已有其他的例子被确认,例如信使号第一次飞掠水星后在莫札特撞击坑发现的暗色系统。莫札特撞击坑的暗色系统由来的解释是形成它的撞击事件发生时,将表面下的暗色物质喷发到表面而形成。而又兵卫撞击坑的暗色系统可能也是经由类似机制形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