卡门 编辑
《卡门》,是法国作曲家乔治·比才于1874年创作的一部四幕歌剧,亨利·梅拉克及吕多维克·阿莱维作词。这部歌剧改编自普罗斯佩·梅里美的同名中篇小说。1875年3月3日,歌剧在巴黎的喜歌剧院首次上演,一时间令公众难以接受。《卡门》第33次演出后,比才猝然长逝。在他去世十年后,《卡门》才获得国际赞誉,成为最受欢迎、上演频率最高的歌剧,更是西方艺术的经典。歌剧第二幕的咏叹调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与《斗牛士之歌》就是脍炙人口的唱段。
11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哈巴涅拉是一种产生于古巴哈瓦那的舞曲,节奏缓慢,二拍子,第一拍用切分音,19世纪中叶广泛用于行列舞伴奏,并被水手带回西班牙流行,有音乐家用这种形式写作,如萨拉萨蒂的小提琴曲《西班牙舞曲》第二首就是哈巴涅拉节奏,伊拉迭尔写过哈巴涅拉歌曲,著名的《鸽子》,此外比才在他的歌剧《卡门》中也用哈巴涅拉,如其中的《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
波罗舞曲是一种西班牙民间舞曲,流行于安达卢西亚,多用切分音,中速,3/8拍子,伴随舞曲的舞蹈者,经常发出快速的呼叫声,伴奏者也舞动身体,具有非常鲜明的西班牙特色,所以比才创作的芭蕾舞剧《卡门》第四幕的前奏曲则采用波罗舞曲形式,西班牙作曲家德·法雅的《西班牙民歌七首》中第七首也应用波罗舞曲形式。
在音乐领域,男中音是指音域A-a1共15度的男歌手,通常兼备有男高音和男低音的音质,既亮堂、柔润,又庄重、沉着。乔治·比才歌剧《卡门》中的《斗牛士之歌》、理查德·瓦格纳歌剧《唐怀瑟》中的《晚星之歌》就是由男中音独唱。
雷珍纳·雷瑟尼克 美国次女高音歌剧演唱家、演员,以扮演在《卡门》、《阿伊达》和《黑桃皇后》中的角色而著名。
乔治·比才,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法国作曲家。他是一个早逝的歌剧作曲家,在世时其作曲家生涯并未取得成功。他逝世后,其最后一部作品《卡门》成为整个歌剧剧目中最受欢迎和最常上演的作品之一。
罗季翁·康斯坦丁诺维奇·谢德林,苏联—俄罗斯作曲家。曾受教于尼古拉·雅科夫列维奇·米亚斯科夫斯基,对俄罗斯民间音乐颇有研究,是苏联相当有影响力和官方地位的作曲家。他的后期作品逐渐带有先锋派手法。其代表作是根据比才卡门改编的芭蕾《卡门组曲》。
爱情是一只自由的鸟儿》是乔治·比才法语歌剧《卡门》中一首著名的次女高音咏叹调,由女主角卡门在第一幕第五场中亮相时所演唱。这首歌的旋律改编自古巴哈巴涅拉舞曲“El Arreglito”,最早是由西班牙作曲家塞巴斯蒂安·伊拉迪尔所谱写的。
荡妇卡门》是一部由文森·阿蓝达执导的2003年电影西班牙电影剧情片,文森·阿蓝达与若阿金·约尔达共同创作的剧本是改编自普罗斯佩·梅里美于1845年出版的同名中篇小说《卡门》。阿蓝达的剧本是依据原作小说所描述的关于妒忌与激情的故事,并非依照乔治·比才的歌剧《卡门》,后者对卡门和荷西的爱情故事作了细节上的改变。依据原本的小说所述,作者梅里美以一位法国作家的身份在19世纪初期的西班牙找到了“真正”的卡门。
南国社,民国时期影剧演出团体,1926年由田汉、唐槐秋创办于上海,全称“南国电影剧社”,从事话剧演出和电影拍摄。名字取自王维名诗《https://zh.wikibooks.org/wiki/相思 (诗作)|b:相思 (诗作)》中的“红豆生南国”。1930年因演出舞台剧《卡门》被当局查封。该社曾上演田汉的剧作《苏州夜话》、《名优之死》、《卡门》等,还广泛开展艺术活动,如编行各种南国期刊、组建南国电影剧社、南国艺术学院等。该社演员有俞珊,俞启威、宗晖。
乔治·比才,是浪漫主义音乐的法国作曲家。他是一个早逝的歌剧作曲家,在世时其作曲家生涯并未取得成功。他逝世后,其最后一部作品《卡门》成为整个歌剧剧目中最受欢迎和最常上演的作品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