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犀 编辑
印度犀又称 独角犀、大独角犀,是产自南亚的一种犀牛,现仅见于印度阿萨姆邦尼泊尔草原沼泽森林地带,野生活体总数约 3600 头,是数量最多的亚洲犀牛。
2
相关
苏门答腊犀简称苏门犀,又称双角犀或毛犀牛,是一种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东北部及中国西南部的犀牛,双角犀属的唯一现生种。栖息于热带雨林和山地苔藓森林,偶尔出现在森林边缘和次生林中,独居,取食植物叶片、细枝、幼苗与果实。成体肩高约135厘米,体长240–315厘米,尾长约50厘米,体重800–1000千克,为现存五种犀牛中平均体型最小者。鼻上至前额之间长有两只角,前角大而后角小,类似非洲的白犀和黑犀,区别于同域分布的印度犀和爪哇犀。一身红棕色被毛为其显著特征,是世界上最后生存的披毛犀牛。
苏门答腊犀简称苏门犀,又称双角犀或毛犀牛,是一种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东北部及中国西南部的犀牛,双角犀属的唯一现生种。栖息于热带雨林和山地苔藓森林,偶尔出现在森林边缘和次生林中,独居,取食植物叶片、细枝、幼苗与果实。成体肩高约135厘米,体长240–315厘米,尾长约50厘米,体重800–1000千克,为现存五种犀牛中平均体型最小者。鼻上至前额之间长有两只角,前角大而后角小,类似非洲的白犀和黑犀,区别于同域分布的印度犀和爪哇犀。一身红棕色被毛为其显著特征,是世界上最后生存的披毛犀牛。
独角犀属是犀科下的一个演化支,包含一类独角犀牛,现存 2 种:印度犀和爪哇犀,其中爪哇犀是最接近灭绝的哺乳动物之一,现仅存约 60 头,全部生活在爪哇岛西端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或译为卡齐兰加国家公园,位于印度阿萨姆邦,占地43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印度犀保护区。加济兰加国家公园的前身“加济兰加森林保护区”设立于1908年,加济兰加国家公园于1974年正式成立,为阿萨姆邦的第一个国家公园。1985年获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遗产。
巴迪亚国家公园是尼泊尔的国家公园,成立于1988年,面积968平方公里,有印度犀、印度象、孟加拉虎、沼鹿、恒河豚、锈斑豹猫等野生动物栖息。
爪哇犀也称 小独角犀,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是近亲。目前几近于绝种,只剩下五十至六十头左右,因为过度捕杀,目前仅在印尼的爪哇岛还有一个种群残存,其中印度亚种和越南亚种已经灭绝。爪哇犀在1989年曾于越南的吉仙国家公园用红外线照相机拍到,当时相信至少还有大约13只的族群;但因为越南保护措施的无力,以及偷猎者猎杀手段的不断升级,越南的爪哇犀已在2010年4月因为持续偷猎的猖獗最终灭绝。现在仅仅在印尼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还有50多头存活。爪哇犀不像其他犀牛会冲撞太靠近的人或动物,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爪哇犀便会逃之夭夭。
独角犀属是犀科下的一个演化支,包含一类独角犀牛,现存 2 种:印度犀和爪哇犀,其中爪哇犀是最接近灭绝的哺乳动物之一,现仅存约 60 头,全部生活在爪哇岛西端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
加济兰加国家公园,或译为卡齐兰加国家公园,位于印度阿萨姆邦,占地430平方公里,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印度犀保护区。加济兰加国家公园的前身“加济兰加森林保护区”设立于1908年,加济兰加国家公园于1974年正式成立,为阿萨姆邦的第一个国家公园。1985年获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列入世界遗产。
苏门答腊犀简称苏门犀,又称双角犀或毛犀牛,是一种原产于印度尼西亚、中南半岛、南亚次大陆东北部及中国西南部的犀牛,双角犀属的唯一现生种。栖息于热带雨林和山地苔藓森林,偶尔出现在森林边缘和次生林中,独居,取食植物叶片、细枝、幼苗与果实。成体肩高约135厘米,体长240–315厘米,尾长约50厘米,体重800–1000千克,为现存五种犀牛中平均体型最小者。鼻上至前额之间长有两只角,前角大而后角小,类似非洲的白犀和黑犀,区别于同域分布的印度犀和爪哇犀。一身红棕色被毛为其显著特征,是世界上最后生存的披毛犀牛。
爪哇犀也称 小独角犀,属奇蹄目犀科,与印度犀是近亲。目前几近于绝种,只剩下五十至六十头左右,因为过度捕杀,目前仅在印尼的爪哇岛还有一个种群残存,其中印度亚种和越南亚种已经灭绝。爪哇犀在1989年曾于越南的吉仙国家公园用红外线照相机拍到,当时相信至少还有大约13只的族群;但因为越南保护措施的无力,以及偷猎者猎杀手段的不断升级,越南的爪哇犀已在2010年4月因为持续偷猎的猖獗最终灭绝。现在仅仅在印尼爪哇岛的乌戎库隆国家公园,还有50多头存活。爪哇犀不像其他犀牛会冲撞太靠近的人或动物,只要有一点风吹草动,爪哇犀便会逃之夭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