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亚 编辑
南亚是术语,以替换百年老词“印度次大陆”,这老词用来代表亚洲大陆的南部地区,主要是位于印度板块和向南投射到印度洋的地方。是亚洲的一个亚区,泛指喜玛拉雅山脉以南的地域,有时亦包括东西部邻近的周边国家,总面积达495万平方公里。从测绘学来看,南亚以印度板块为主体,从海平面升起成为印度次大陆及兴都库什地区。按顺时针方向,环绕南亚的,从西到东,有西亚中亚东亚东南亚印度洋南亚次大陆包含了亚洲四成、世界近四分之一的人口,达19亿左右,主要由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贡献,使其成为世上人口最多和最密集的地域,但同时也是继非洲撒哈拉地区后全球最贫穷的地区之一。由于政治及宗教上的分别,当地的政局都不太稳定。印度巴基斯坦两个亦因为这些理由和喀什米尔主权争议而曾多次开战,阿富汗孟加拉国尼泊尔不丹马尔代夫斯里兰卡境内也因宗教冲突和政治斗争而不平静。现时区内有南亚区域合作联盟主理区内经济合作。南亚中的阿富汗有时则被认为是中亚国家。
1
相关
伊朗高原,也称波斯高原,是在中亚、南亚和西亚之间的地质特征。它是欧亚大陆板块的一部分,楔入阿拉伯板块和印度板块之间而形成,它的西边是扎格罗斯山脉,北部是里海和克佩特山脉,西北部是亚美尼亚高原和高加索山脉,南部是霍尔木兹海峡和波斯湾,东部是印度的印度河-恒河平原 。
新南向政策,是中华民国政府自2000年代开始实行的一个针对印太地区的外交政策及经济政策,主要目地是推动台湾商人转移至往东南亚地区投资及开发,试图以经济与文化实力增加其对东南亚国协的影响力。该政策第一次由中华民国总统陈水扁在2003年提出,当时仅针对新加坡、泰国、印尼、马来西亚、越南、菲律宾及其他东南亚国家,取代了原先自1990年代以来李登辉政府因亚洲金融风暴而逐渐失去作用的南向政策,2016年蔡英文就任总统后第二次提出该政策,成立中华民国总统府直属的总统府新南向政策办公室,并将针对的范围扩及南亚及大洋洲国家。
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是中国人民解放军五大中国人民解放军战区之一,是唯一不靠海的战区,也是面积最大的战区,领导和指挥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藏自治区、青海省、甘肃省、宁夏回族自治区、四川省和重庆市等7个中国一级行政区的武装力量。战区机关驻成都市。战略方向是中亚、南亚等。
信德语,是南亚信德族的语言,主要使用地区是巴基斯坦的信德省。能说信德语的人在巴基斯坦境内大约有1700万,在印度也有280万。两个国家都承认信德语为法定语言。巴基斯坦境内的信德人都集中在信德省,此外也集中于俾路支省东部和印度古吉拉特邦的卡奇区,其他的就散布各地。在1947年,印度脱离英国独立,信德省成了巴基斯坦的一部分,大量信德人移民到此。现在信德语一般以印度天城体或扩充阿拉伯文书写的。
印度次大陆南亚的一个地理区域。它位于印度板块,从喜马拉雅山脉向南延伸入印度洋,大体位于北纬8-37度,东经61-97度,总面积约为430万平方公里。由于受喜马拉雅山阻隔,形成一个相对独立的地理单元,但面积又小于通常意义上的大陆,所以称为次大陆。在地缘政治定义上,它通常包括孟加拉国、不丹、印度、马尔代夫、尼泊尔、巴基斯坦和斯里兰卡等国家。印度次大陆和南亚这两个术语经常交替使用来表示该地区,但南亚通常会包括阿富汗在内,而印度次大陆则不会。有时英属印度洋领地也包括在内,联合国亚洲地理方案甚至拆把伊朗归入南亚。
东印度是一个模糊、松散的地域概念,既适用于现在的印度尼西亚,也可包括马来群岛现在仍偶尔会这样指称。广义的“东印度”还包括中南半岛和印度次大陆,以至伸延至整个东南亚和南亚
巴尔托洛慕士塔格山南亚喀喇昆仑山脉的一部分,“慕士塔格山”,位于巴基斯坦吉尔吉特-巴尔蒂斯坦和中国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在巴基斯坦北部巴尔蒂斯坦地区的巴尔托洛冰川的北面。包括木斯塔山口和海拔高度8,611米的乔戈里峰。
南亚裔人士是一个全球各地给予南亚国家的人的统称,族裔的意思是一族人,又可用于一群同一类别的人身上,南亚是亚洲南部的一部分。南亚裔是指原居地为南亚的民族之统称,主要有来自以下地区的人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