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简称川或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西南地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省会及最大城市是成都市。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由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两大部分组成,全省人口绝大部分都聚居在四川盆地。
四川地区先秦时曾分属巴国、古蜀两国,故别称“巴蜀”,后因宋代在此设置的“川峡四路”而得名四川。四川地区曾出现过包括蜀汉、前蜀、后蜀在内的多个政权,也曾多次在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南宋四川军民依靠南宋四川抗蒙山城抗击蒙军53年,延长了南宋国祚;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的导火索;第二次中日战争时期四川成为中国的“大后方”,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人员与物资,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四川省,简称川或蜀,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国西南地区一个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省会及最大城市是成都市。四川历史悠久、风光秀丽、物产丰富,有“天府之国”的美誉。四川省位于长江上游,由四川盆地和川西高原山地两大部分组成,全省人口绝大部分都聚居在四川盆地。
四川地区先秦时曾分属巴国、古蜀两国,故别称“巴蜀”,后因宋代在此设置的“川峡四路”而得名四川。四川地区曾出现过包括蜀汉、前蜀、后蜀在内的多个政权,也曾多次在中国历史上扮演重要角色:南宋四川军民依靠南宋四川抗蒙山城抗击蒙军53年,延长了南宋国祚;保路运动是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的导火索;第二次中日战争时期四川成为中国的“大后方”,为前线提供了大量的人员与物资,为抗战胜利做出了重要贡献。
巴蜀,又称为川渝,是中国西南部重庆市与四川省的合称,历史上其范围还包括与四川盆地文化联系密切的汉中盆地、湖北宜昌等地,属于汉地的一部分,也属梁州地区,巴蜀地区中的古蜀地区由于历史悠久、物产丰富、风光秀丽,自古被誉为“天府之国”,而深处丘陵地区的原巴国则人烟稀少。“巴蜀”得名于先秦时期存在于重庆四川的两个国家:巴国与古蜀。“四川”则得名于北宋宋真宗咸平年间在四川地区设立的简称为“四川路”的“川峡四路”:益州路、梓州路、利州路与夔州路。川渝地区由于地处丘陵、盆地的相对封闭的自然条件,在语言、饮食、风俗、艺术等各方面自成一体却也各不相同,拥有有别于中国其它地区的独特的地方文化,历史上也曾经建立过包括成家、蜀汉、成汉、西蜀、前蜀、后蜀、李蜀、大夏和大西在内的众多独立国家。重庆四川地区同时也在中国历史上几度扮演极其重要的角色,历时52年的重庆合川钓鱼城延迟了南宋的灭亡,四川保路运动给辛亥革命的爆发和成功创造条件。而中国抗日战争时期,国民政府由南京迁往重庆,重庆作为中国的大后方不仅承担国民政府三分之一以上的支出,而由大量重庆四川地区的袍哥会组成的川军抗战伤亡人数也占到中国全国官兵伤亡人数的五分之二。
成都市,别称“蓉城”、“锦官城”、“锦城”,简称“蓉”、“锦”,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腹地,四川省首府、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为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都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天府之国”之称,是中国开发较早、持续繁荣时间较长的城市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67年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迁往成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成都自建城伊始到现代数千年历史中,大部分时期均保持着繁荣和发达,也是全国生活较富庶的地区之一。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曾是古蜀、成家、蜀汉、成汉、谯蜀、前蜀、后蜀、李蜀、大西九个政权的都城,三国文化丰富,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二”。现今成都所在的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经济最领先的区域。成都是十大古都之一,拥有都江堰、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名胜古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温江区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四川省成都市西部,面积277平方公里,人口32.67万。温江全境位于成都平原腹地,气候温和,河网密布,适合农业耕作,素有“金温江”之称。4000多年前古蜀鱼凫王国便发源于此,自古为川西重镇。1949年后为中共温江地委、行署所在地,1983年划归成都市管辖。2002年4月撤销温江县,设立成都市温江区。
金沙遗址是位于中国四川省成都市城西青羊区苏坡街道金沙街道的一处于2001年2月首次发现的青铜器时代遗址,位于摸底河沿岸,面积超过5平方公里,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距离三星堆遗址50公里,该文化所处年代约在前1250年至前650年,在前1000年时较为繁荣。金沙文化和三星堆文化的文物有相似性,但是没有城墙,约等于三星堆文化的最后一期,代表了古蜀的一次政治中心转移。2002年12月27日公布为四川省第六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5月25日列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目前金沙遗址正联合三星堆遗址申请成为世界遗产。
苌弘,又作长红、苌宏,字叔,古蜀人,东周学者、政治家。
成都市,别称“蓉城”、“锦官城”、“锦城”,简称“蓉”、“锦”,位于中国四川省中部,地处四川盆地西部的成都平原腹地,四川省首府、副省级市,国家中心城市。为中国西南地区物流、商贸、金融、科技、文化、教育中心及交通、通信枢纽,也是中国人民解放军西部战区联合作战指挥部所在地,国家统筹城乡综合配套改革试验区。
成都为首批国家历史文化名城之一,有“天府之国”之称,是中国开发较早、持续繁荣时间较长的城市之一。据史书记载,大约在公元前367年的古蜀国开明王朝九世时将都城迁往成都已有两千余年的历史;但依据现实挖掘的金沙遗址看来,成都建城史可以追溯到距今3200年前。成都自建城伊始到现代数千年历史中,大部分时期均保持着繁荣和发达,也是全国生活较富庶的地区之一。成都自古为西南重镇,曾是古蜀、成家、蜀汉、成汉、谯蜀、前蜀、后蜀、李蜀、大西九个政权的都城,三国文化丰富,秦汉以来,成都就以农业、手工业兴盛和文化发达著称,历代都是中国西南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军事中心的重要城市。汉代成都与洛阳等并列为五大都会之一。唐代商贸繁荣,与扬州齐名,称为“扬一益二”。现今成都所在的成渝经济区是中国西部经济最领先的区域。成都是十大古都之一,拥有都江堰、武侯祠博物馆、杜甫草堂、金沙遗址等名胜古迹,是中国优秀旅游城市。
蚕丛,又称蚕丛氏,古蜀首位称王的人,他是位养蚕专家,据说他的眼睛跟螃蟹一样是向前突起,头发在脑后梳成“椎髻”,衣服样式的左边是斜著分了叉的,最早他居住岷山石室中。后来蚕丛为了养蚕事业。率领部族从岷山到成都居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