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教育改革 编辑
台湾教育改革,简称教改,是指台湾1990年代以来一连串的教育改革措施,不论是法令、师资、课程、教学、教科书、财政等方面,均有重大的变革,堪称台湾教育史上变动最剧烈的阶段。由于教改牵涉层面相当广,因此不断为社会各界所广泛讨论。又因争议颇多,且配套不足仓促上路,实施至今各界给予不一的评价。
2
相关
台湾大专院校整并,指的是台湾各台湾教育的整合或合并,可分为“新设合并”与“存续合并”两种。早期整并缘由不尽相同,而2000年代来的整并案大多与台湾大专院校退场拥有相同的时代背景。台湾进入1990年代后,中华民国政府在1994年至2005年间实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政策,在全国各地以升格或成立新校的方式台湾教育改革,使之数量暴增一倍以上,大学教育从菁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品质严重失衡、招生门槛低且浮滥、高教资源间产生排挤效应,致使大学生与硕博生平均素质下滑、国际观缺乏、加上学用落差,造成文凭贬值、人才供需失衡、产业断层、结构性失业等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大问题。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各大学排名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国外不少大专院校透过整并,整合资源、扩增学门,有效提升大学排名与竞争力,例如:浙江大学、多伦多大学等。最严重的是受到少子化的影响,大专院校招生缺口日益增大,2010年大专院校之招生缺额已达2,336人,预计2021年在164所大专院校中将有三分之一倒闭,将对台湾高等教育体系产生剧烈的冲击。有鉴于此,立法院于2011年1月26日通过《https://zh.wikisource.org/wiki/大学法|s:大学法》第七条修正案,赋予中华民国教育部对大专院校整并规划与主导权限,教育部于2012年6月22日订定《国立大学合并推动办法》,规定在提升整体竞争力的目标下,其可于衡量高教资源、招生状况等因素后,主导国立大学合并事宜。
林清江,台湾云林县东势乡人,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毕业,英国利物浦大学哲学博士,曾任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授、国立台湾师范大学教育研究所所长、国立高雄师范大学院长、台湾省政府教育厅厅长、国立中正大学校长、考试院考试委员、中华民国教育部高等教育司司长、教育部次长,1998年2月出任教育部部长。1999年6月因健康关系辞去教育部部长职务,同年12月29日上午8点25分因脑瘤病逝。
林清江为台湾知名教育学者,著有《教育社会学》等多部著作,终身投入教育工作;曾任行政院教育改革审议委员会委员,是台湾教育改革史上重要人物之一。
1986年,教育部决定筹设国立中正大学,委由林清江进行筹备,而后并担任首任校长,对该校的付出不遗余力。为了感谢林清江的贡献,以及表彰其对终身学习理念的坚持,国立中正大学特别将推广教育中心更名为“清江学习中心”。
苗栗县私立全人实验高级中学,简称全人中学,是台湾教育史上第一所招收青少年的自由民主学校,位于苗栗县卓兰镇的山上。全人中学创立于1995年,乘着台湾教育改革的热情,由画家程延平邀集部分教育工作者和十来位家长,一起在远离市区的卓兰山区买下土地,想要实现理想中的教育。全人中学于2009年正式立案,成为合法的私立实验高级中学。这类开放教育的学校国际上称之为民主教育,如同英国的夏山学校,还有美国的瑟谷学校等等,连同国内的森林小学、种籽学苑都是类似理念的学校。
全国家长团体联盟,为台湾一个由民间组成的家长团体,于2002年10月26日结盟,正式成立于2005年5月22日。积极支持台湾教育改革与压力减轻。现任理事长为彭淑燕。全家盟主张“推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推动教师专业评鉴”、“促进家长参与教育”及“发现孩子软实力”,也曾在2010年五都选举发表致五直辖市市长候选人公开信,要求尽速施行十二年国教。全家盟为台湾一个有名的家长组织,但所代表的家长数量不明。
台湾教育,历经自台湾荷西统治时期的宗教跟语文教育,之后明郑时期建设孔庙太学、台湾清治时期建设书院、台湾日治时期成立学校制度、台湾战后时期的戒严时期教育和九年国民义务教育,直到解严后的台湾教育改革
《危险心灵》是一部改编自台湾作家侯文咏同名小说《危险心灵》的电视剧。故事剧情以青少年学生的角度出发,关注台湾教育改革政策下的学校、教师、学生、监护人方面的冲突与各种现象。书中许多情节深刻的点出新制度下造成的问题,也真实反映了许多现象;在推出时,引起社会上的许多讨论和回响。本剧也是培育许多新生代艺人的摇蓝如黄河、张书豪、纪培慧、胡桓玮、温升豪、罗康妮。黄河因此剧获得第42届金钟奖戏剧类男主角奖,此剧也拿下同届金钟奖戏剧节目奖。
台湾大专院校整并,指的是台湾各台湾教育的整合或合并,可分为“新设合并”与“存续合并”两种。早期整并缘由不尽相同,而2000年代来的整并案大多与台湾大专院校退场拥有相同的时代背景。台湾进入1990年代后,中华民国政府在1994年至2005年间实行高等教育普及化的政策,在全国各地以升格或成立新校的方式台湾教育改革,使之数量暴增一倍以上,大学教育从菁英教育走向普及教育,品质严重失衡、招生门槛低且浮滥、高教资源间产生排挤效应,致使大学生与硕博生平均素质下滑、国际观缺乏、加上学用落差,造成文凭贬值、人才供需失衡、产业断层、结构性失业等影响国家竞争力的重大问题。而在全球化的浪潮下,世界各大学排名的竞争趋于白热化,国外不少大专院校透过整并,整合资源、扩增学门,有效提升大学排名与竞争力,例如:浙江大学、多伦多大学等。最严重的是受到少子化的影响,大专院校招生缺口日益增大,2010年大专院校之招生缺额已达2,336人,预计2021年在164所大专院校中将有三分之一倒闭,将对台湾高等教育体系产生剧烈的冲击。有鉴于此,立法院于2011年1月26日通过《https://zh.wikisource.org/wiki/大学法|s:大学法》第七条修正案,赋予中华民国教育部对大专院校整并规划与主导权限,教育部于2012年6月22日订定《国立大学合并推动办法》,规定在提升整体竞争力的目标下,其可于衡量高教资源、招生状况等因素后,主导国立大学合并事宜。
全国家长团体联盟,为台湾一个由民间组成的家长团体,于2002年10月26日结盟,正式成立于2005年5月22日。积极支持台湾教育改革与压力减轻。现任理事长为彭淑燕。全家盟主张“推动十二年国民基本教育”、“推动教师专业评鉴”、“促进家长参与教育”及“发现孩子软实力”,也曾在2010年五都选举发表致五直辖市市长候选人公开信,要求尽速施行十二年国教。全家盟为台湾一个有名的家长组织,但所代表的家长数量不明。
台湾教育,历经自台湾荷西统治时期的宗教跟语文教育,之后明郑时期建设孔庙太学、台湾清治时期建设书院、台湾日治时期成立学校制度、台湾战后时期的戒严时期教育和九年国民义务教育,直到解严后的台湾教育改革
台北市立万芳高级中学是一所位于台北市文山区的完全中学,其前身为创设于1980年的万芳国中,1982年9月开始招生。1998年,为因应台湾教育改革以及提供文山区男生就读公立高中的升学机会而筹备、改制为高级中学,次年起开始招收高中生。。同时设有国中部,以社区化及完全中学发展为办学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