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铁路 (清朝) 编辑
台湾铁路,亦称为刘铭传铁路,是台湾清治时期在刘铭传担任台湾巡抚时筹建的铁路,分为基隆市台北市、台北至新竹市两线,为今日纵贯线纵贯线之前身。路线计划终点位在台南市,但新竹以南仅筑路堤至崎顶,余段皆未动工,属未成线
2
相关
大华桥,又称基隆川桥、虹桥,是台湾的一座公路桥梁,位于基隆市七堵区,跨越基隆河,前身为1891年完工通车之台湾清治时期台湾铁路桥。该桥架设时,工人偶然于河中发现砂金,轰动一时,继而造成基隆河上游乃至九份、金瓜石一带采金风潮。
基隆车站位于台湾基隆市中山区,为台湾铁路纵贯线、基隆捷运的铁路车站,是纵贯线及台铁西部干线的总站,具有基隆都市中央车站的功能。设立于台湾清治时期光绪17年,与台湾铁路同时启用;站体经过四次改建,现今专供客运使用的铁路地下化车站则于民国纪年104年6月29日启用。
腾云号,是台湾第一部蒸汽机车及铁路机车,为1888年清朝台湾巡抚刘铭传向德国霍亨索机车制造厂购入的两部蒸汽机车之一,当时正式名称为“腾云一号”。其为四轮水柜式蒸汽机车,重量16公吨,牵引力达2300公斤,是1887年该厂新制的机车。运送至台湾后,自1891年起,连同其他7辆新购蒸汽机车,行驶于基隆车站—大稻埕车站间的台湾铁路。1895年进入台湾日治时期后,腾云号仍继续营运于纵贯线之上,直到1924年才退休。
临时台湾铁道队是台湾日治时期初期管理台湾铁道相关事务的组织,由日本陆军省、递信省人员混合组成。该组织继承先前的台湾铁道线区司令部、台湾总督府民政局递信部铁路课,除了修复清代的台湾铁路外,也进行日后其他铁路路线的调查测量与军用轻便轨道的铺设。
南港隧道是位于台湾新北市汐止区的隧道,曾经是台铁纵贯线使用的铁路隧道,介于南港车站与汐科车站之间。虽以“南港区”为名,但全线均位于汐止区内,仅因位置靠近南港而得名。旧名为樟树湾隧道,是台湾日治时期所兴建的第一座铁路隧道。但张健丰在其《乙未割台忆旧路》一书中认为该隧道应该是清朝台湾铁路已有的设施,因为隧道南北是山与河川,不可能以引道避开,而可能因为该隧道仅有95米长,故未见于文献,此外日本1904年绘制的地图上也没有标注此座已完工的隧道,故日治时期可能是进行隧道扩孔工程,将本来仅能单线轨道的隧道改为可容纳双线轨道。
基隆车站位于台湾基隆市中山区,为台湾铁路纵贯线、基隆捷运的铁路车站,是纵贯线及台铁西部干线的总站,具有基隆都市中央车站的功能。设立于台湾清治时期光绪17年,与台湾铁路同时启用;站体经过四次改建,现今专供客运使用的铁路地下化车站则于民国纪年104年6月29日启用。
基隆车站位于台湾基隆市中山区,为台湾铁路纵贯线、基隆捷运的铁路车站,是纵贯线及台铁西部干线的总站,具有基隆都市中央车站的功能。设立于台湾清治时期光绪17年,与台湾铁路同时启用;站体经过四次改建,现今专供客运使用的铁路地下化车站则于民国纪年104年6月29日启用。
基隆车站位于台湾基隆市中山区,为台湾铁路纵贯线、基隆捷运的铁路车站,是纵贯线及台铁西部干线的总站,具有基隆都市中央车站的功能。设立于台湾清治时期光绪17年,与台湾铁路同时启用;站体经过四次改建,现今专供客运使用的铁路地下化车站则于民国纪年104年6月29日启用。
台铁九号,是英国埃文赛德发动机公司于1871年制造的六轮水柜式蒸汽机车,重量达24.3公吨。该机车由台湾总督府于1901年自日本铁道作业局引进,当时延续日铁旧有编号编为7号在南部线使用。虽然并非台湾日治时期第一部铁路蒸汽机车,但由于其构造较旧式,故于1906年编号重整时接续在台湾铁路旧有腾云号在内的八部机车,重新编定为“台铁九号”。
南港隧道是位于台湾新北市汐止区的隧道,曾经是台铁纵贯线使用的铁路隧道,介于南港车站与汐科车站之间。虽以“南港区”为名,但全线均位于汐止区内,仅因位置靠近南港而得名。旧名为樟树湾隧道,是台湾日治时期所兴建的第一座铁路隧道。但张健丰在其《乙未割台忆旧路》一书中认为该隧道应该是清朝台湾铁路已有的设施,因为隧道南北是山与河川,不可能以引道避开,而可能因为该隧道仅有95米长,故未见于文献,此外日本1904年绘制的地图上也没有标注此座已完工的隧道,故日治时期可能是进行隧道扩孔工程,将本来仅能单线轨道的隧道改为可容纳双线轨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