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淞江 编辑
吴淞江,中国上海市区内河段习称苏州河,古称松江、吴江,亦名松陵江、笠泽江,简称“淞”,原为长江入海前最后一条支流,明代以后成为黄浦江支流。吴淞江发源于苏州市吴江区松陵镇以南太湖沿岸的瓜泾口,由西向东,在今上海黄浦公园北侧外白渡桥以东汇入黄浦江,全长125公里。
1
相关
长宁区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的一个市辖区,位于上海中心城区西部,东连静安区,西南邻闵行区,东南接徐汇区,北与普陀区以吴淞江为界,区域面积37.19平方公里,2010年第六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户籍人口623,041人,常住人口690,571人。邮政编码200050。区人民政府驻长宁路。
虹口,上海地区名,位于上海市中心城区中部偏北侧的吴淞江与黄浦江交汇处附近的地区。原特指今虹口区南部和闸北区的东南部地区,现也常用于指代虹口区所辖区域。
蕰藻浜,又名蕰藻河。位于上海市嘉定区、宝山区两区中部偏南,是上海市市级干河。西起嘉定区安亭镇黄渡横河村,与吴淞江相通,向东经宝山区,至吴淞入黄浦江,全长34.64公里。1949年前,与黄浦江、吴淞江并列为上海市三大干河。
该路由延安东路起,迤北直达吴淞江,全长1270米。最初由上海公共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于1855年开始辟筑,最初称为桥的街、江苏路。1865年12月,以四川省名重新命名该路,1945年后改今名。马路最初以碎石铺路,至1920年代起改为沥青路面。
四川路桥,是吴淞江在上海市区段上的桥梁。桥北面为虹口区四川北路,桥南面为黄浦区四川中路,桥长70.97米,宽18.2米,为3孔钢筋混凝土单悬臂结构桥梁。
吴淞口,为黄浦江入长江之口,位于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宝山区吴淞街道和浦东新区高桥镇之间,宽约800米,长约1.8公里。宋时原系吴淞江入长江之一口,遂名吴淞口。一直为上海港船舶进出长江口的咽喉门户,轮船由前后引导灯桩引经吴淞口进港航道即可驶入上海港。吴淞口由上海海事局吴淞交通管制中心下属的吴淞海事局管辖。
宜昌路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普陀区东南部吴淞江南岸的一条东西向马路,东起昌化路,西至常德路以西。原长1108米,宽11.5~12.5米,车行道宽8.5~9.0米。清光绪三十四年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地图上已标有此路,以湖北宜昌命名。
头坝路,旧名头坝上、头坝老街、四德丰弄堂,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虹口区南部一条南北向的道路,原南起北苏州路,北至武昌路,并与天潼路相交。全长300米,宽4至5米。该路因清朝乾隆年间在此处设有的吴淞江义渡而形成并因此得名,也是虹口区境内最早开辟的道路之一。路南原有供奉土地的庙堂,并有建于清代的供人避雨的代笠亭。
该路由延安东路起,迤北直达吴淞江,全长1270米。最初由上海公共租界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于1855年开始辟筑,最初称为桥的街、江苏路。1865年12月,以四川省名重新命名该路,1945年后改今名。马路最初以碎石铺路,至1920年代起改为沥青路面。
封浜又名封家浜,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上海市嘉定区的一条南北走向河流,南起吴淞江,北至蕰藻浜,全长9,7公里,宽8米。封浜于明朝天启三年至清朝同治四年间疏浚5次,1952年、1963年、1977年和1993年再度疏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