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明学 编辑
因明,音译酰都费陀,在古印度发展的佛教逻辑学认识论,是一种思考方法,也是探索真理的工具之一,为五明之一。佛教耆那教印度教都受到它的影响。
7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现量,也译为现证量、证量,古印度哲学术语,被佛教因明学沿用。是量的一种,意指经由各种感官体验或经历进而觉悟、体悟所印证的知识。
因明入正理论》,作者是陈那的学生商羯罗主,佛教因明学的重要著作,是一部较为全面的思考方法教材。
量,古印度知识论术语,意指正确的认知,或正确的知识来源。在印度教与佛教中都有使用,用於哲学辩论场合;佛教中为因明学的一部分;印度教中有《量经》。
现量,也译为现证量、证量,古印度哲学术语,被佛教因明学沿用。是量的一种,意指经由各种感官体验或经历进而觉悟、体悟所印证的知识。
陈那菩萨,意译为域龙、大域龙,又译为童授。为瑜伽行唯识学派世亲论师门徒,除宣扬其师观点,亦改革佛教因明学,创立三支因明,即新因明。与其师世亲、再传弟子法称共为二胜六庄严之一。
比量因明学术语,为量之一,为推论、推理之意。
四句,又称四门、四句分别、四句法,一种逻辑结构,最早出现在古印度佛教论师龙树作品《中论》中。破除四句,称为四句破、四句否定,是一种悖论与辩证法方法,为早期中观派的主要因明学特征。
四句,又称四门、四句分别、四句法,一种逻辑结构,最早出现在古印度佛教论师龙树作品《中论》中。破除四句,称为四句破、四句否定,是一种悖论与辩证法方法,为早期中观派的主要因明学特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