耆那教 编辑
耆那教,是起源于古印度的古老宗教之一。创始人为伐达摩那是印度的沙门思潮中“六师外道”之一的尼乾陀若提子,他建立耆那教以正知正见、正行为中心的教义,稍后兴起的佛教在理念发展上亦受其影响甚深。印度近代民运人士甘地亦借鉴耆那教的许多理念,如在不合作运动中倡导非暴力的宗旨等。
1
相关
僧伽,简称为僧,又译为僧众、僧侣、僧团、僧尼、教团、和合众、出家众,印度宗教术语,意译为大众,源自古印度传统,最初意指由多人所组成的团体。在各沙门传统中,如耆那教等,聚集的弟子皆称为僧伽。佛教也传承了相同传统,将信奉佛教的出家、在家弟子皆统称为僧伽。在一般的使用上,若不做特别指定,僧伽大部分用来泛指佛教僧侣,也就是受具足戒的出家众。
苦行僧是印度宗教盛行的修练方式,流行于婆罗门教、耆那教等。今日多指刻苦修道的各种宗教人士。汉语的“僧”,可以泛指各种宗教人士,并不一定是佛教僧人。
梵语,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该语系中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和拉丁语一样,梵语已经成为一种属于学术和宗教的专门用语。虽然现代梵语的母语使用者非常少,但是因为梵文本身的特殊性,在现代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经典中依然可以随处找到梵语。
筏驮摩那,或译笩駄摩那、伐达摩那,又名尼乾陀若提子,或尼干子,或尼犍,古印度宗教思想家,印度列国时代跋耆国人,耆那教的创始者,被教徒尊称为大雄。耆那教相信,他是第24位并且是最后一位蒂尔丹嘉拉。
在印度宗教中,解脱,意即“解放”,是印度宗教的重要神学与哲学概念,指生命个体能够脱离世间生死轮回及其带来的各种苦,印度教、耆那教与佛教皆继承了这个观念,但在理论上有不同的见解。印度教吠檀多派认为达到梵我境界即是解脱。佛教则认为依靠修行转生到天界并不能完全从轮回中解脱,必须依照四圣谛、十二因缘、三无漏学来修行,达到阿罗汉圣果或正等正觉佛陀的两种涅槃方可脱离轮回。具体的方做法有许多种,如印度教讲禅定、瑜伽、诵咒语等,佛教讲诵陀罗尼咒、念佛、禅定等,依各教派传承而定。
王舍城,后取“罗”、“阅”、“揭”三字谐音讹作“罗阅祇”,印度古城,位于今比哈尔邦那兰达县。是佛教八大圣地之一,为释迦牟尼佛修行的地方。王舍城不仅是佛教圣地,也是耆那教圣地,耆那教创始人筏驮摩那可能出生于王舍城附近的那烂陀寺。该城亦在《摩诃婆罗多》中被提及,即妖连首都耆利婆罗阇。
在印度传统中,瑜伽士是指修行瑜伽的男性修行者,而修行瑜伽的女性称为瑜伽女。在印度教、佛教与耆那教中,都以这个名词来称呼那些处于弃绝期,或是实行禁欲、冥想的修行者。也可指在家修行密宗的居士。
瑜伽经,约在公元2-4世纪由印度哲人波颠阇利编纂,将古老的印度瑜伽传统加以整理,形成四品195颂的著作。其思想涉及了佛教、耆那教、数论派和《奥义书》,并批判佛教唯识思想中的自证分。
梵语,是印欧语系的印度-伊朗语族的印度-雅利安语支的一种语言,是该语系中最古老的语言之一。和拉丁语一样,梵语已经成为一种属于学术和宗教的专门用语。虽然现代梵语的母语使用者非常少,但是因为梵文本身的特殊性,在现代佛教、印度教和耆那教的经典中依然可以随处找到梵语。
薄伽梵,是印度宗教对崇敬对象的称号。在印度教,这称号用于敬称提婆及其化身,特别是用来尊称毗湿奴的化身黑天,以及湿婆的化身大黑天。在耆那教则用于尊称蒂尔丹嘉拉,特别是筏驮摩那。佛教用此称号尊称佛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