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玄,表字康成,北海郡高密人,东汉经学家、预言家。集两汉经学小成。曾拜大司农。《拾遗记》称郑玄为“经神”。
鲍德,东汉上党屯留人。太尉鲍昱之子。鲍德担任南阳太守时,全国各地普遍荒灾,只有南阳丰收,因而鲍德被当地人民称为“神父”。南阳的郡学荒废了很久,鲍德于是装修学舍,备好祭祀时需要的俎豆和黻冕。鲍德又举办宴会招待国老和儒生。当时张衡也在鲍德手下担任主簿。鲍德在职九年后,担任大司农,并在任内去世。崔瑗和张衡在鲍德去世后写诔纪念。
纳言,中国古代官名。新朝王莽时,改大司农为纳言。隋朝因为隋文帝的父亲名叫杨忠,为忠避讳,改门下省主管侍中为纳言。武周又改侍中为纳言。
种岱,字公祖,东汉大司农种暠之子,举孝廉、茂才,官至议郎。
孙宝以明经为郡吏,汉成帝为议郎、谏大夫,广汉郡民变,他被派为益州刺史,瓦解镇压民变。后来担任丞相司直,弹劾红阳侯王立占垦南郡草田,之后任广汉郡太守、京兆尹。汉哀帝即位,孙宝任谏大夫、司隶校尉。要求复核傅太后冤杀冯媛一案,因此被下狱。汉平帝时任大司农。后来直言得罪王莽,免官为庶人。
明朝户部尚书,为明朝六部中户部的最高级长官,别称“大司农”,负责掌管全国户口、田赋、版籍、岁会、赋役实征等政策与政令,品秩为正二品。相当于现代各国的内政部长兼财政部长。
桓彝,表字茂伦,谯国龙亢人。东汉五更桓荣的九世孙,可能是曹魏大司农桓范的后代。父桓颢,官至郎中。桓彝在东晋曾任散骑常侍、宣城内史等职,在苏峻之乱中拒降战死。儿子桓温为东晋著名的权臣,孙儿桓玄曾篡夺皇位,几乎覆灭东晋。
郑众,表字仲师,河南郡开封县人。东汉时著名经学家,官至大司农,又称郑司农。他与郑玄合称先郑与后郑。郑众主要研究《春秋左传》,著有《春秋难记条例》和《春秋删》。郑玄曾经收录他的六书,即“象形、会意、转注、处事、假借、谐声”。
崔洪,表字良伯,博陵郡安平县人。崔洪出身博陵崔氏,高祖父是东汉尚书崔寔,父亲崔赞亦是曹魏尚书左仆射。崔洪在晋官至大司农。
宁戚,姬姓,宁姓,名戚,又称宁遬,东周春秋时期卫国人,齐国大司农,为齐桓公主要辅佐者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