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吉岭茶出产于印度西孟加拉邦的大吉岭县。大吉岭气候湿热,终年被云雾所笼罩,雨水充沛,环境适合茶树生长。大吉岭茶有红茶、绿茶、白茶和乌龙茶等茶类,很多品种来自于中国安徽省。
西里古里走廊或鸡脖子是连接印度本土与其东北部的狭窄条带状区域,走廊的西北侧与尼泊尔接壤;东南侧,与孟加拉国为邻。该走廊长22公里,最窄的地方仅有23公里。走廊的东出口的北侧,与不丹王国毗邻,并且,隔不丹与中国西藏自治区日喀则地区亚东县的洞朗牧场相望。走廊北端原为锡金王国,直到1975年被印度吞并。当地的主要城市是印度西孟加拉邦的西里古里,该市是连接尼泊尔、孟加拉国、不丹及印度的大吉岭县、大吉岭山、锡金的中心枢纽,更是连接印度本土与其东北部7个邦的战略要害部位。
北迪奈普县为印度西孟加拉邦辖县之一,隶属杰尔拜古里专区。北迪奈普于1992年析西迪奈普县二乡置。辖域东与孟加拉国班乔戈尔县、塔古尔冈县和迪纳杰布尔县三县接壤,西与比哈尔邦基商甘杰 、布尔尼亚和格蒂哈尔三县毗邻,北与大吉岭县、杰尔拜古里县交界,南与马尔达、南迪奈普县相连。全县地处北纬25°11' - 26°49'与东经87°49'- 90°00'之间,面积3,142平方公里;人口3,000,849人。
班乔戈尔为孟加拉国朗布尔专区辖县,置县于1984年。该县地处孟加拉国最北端,三面与印度西孟加拉邦以长达288公里的国境线相邻,其中北边为大吉岭县,东北边为杰尔拜古里县、科奇比哈尔县,西邉为北迪奈普县;南与迪纳杰布尔县和塔古尔冈县为邻,东南部与尼尔帕马里县相连。全县年平均降雨量2,931毫米,平均气温10.1°C至30.2°C。县域总面积1,404.63平方千米²,总人口836,196人,文盲率高达50%以上;全县共分置5乡。
纳萨尔派是印度各个拥护毛主义、主张武装反抗当局的政党和组织的总称,目前,最大的纳萨尔派组织是印度共产党(毛主义)。纳萨尔派得名于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县纳萨尔巴里村。1967年于此爆发了纳萨尔巴里起义,纳萨尔毛派叛乱由此开始。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内部主张武装斗争的一派在纳萨尔巴里起义爆发后脱党,成立印度共产党(马列),后分裂成多个互不统属的政党和组织,其中印度共产党(马列)人民战争坚持武装斗争并演化为印度共产党(毛主义),而印度共产党(马列)解放、印度共产党(马列)新民主等则处于合法状态。
纳萨尔巴里起义是1967年发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县西里古里区纳萨尔巴里警管区的农民武装叛乱。 它主要由当地部落和被称为“西里古里集团”的共产主义者领导,被这一事件鼓舞的纳萨尔巴里运动迅速从西孟加拉邦蔓延到印度其他邦,使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发生了分裂。
纳萨尔巴里是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县西里古里乡纳萨尔巴里社群发展区的一个村庄。纳萨尔巴里是纳萨尔巴里社群发展区的区治。纳萨尔巴里因1967年在此地爆发的“纳萨尔巴里起义”而著名,这场起义最终演变为纳萨尔毛派叛乱。
林布语是林布族的语言,属于藏缅语族基兰特语支,有42万人使用,主要分布在尼泊尔东部发展区、锡金西县、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县。
卡林邦是印度东北部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县的一个城镇。该地曾是夏格巴·旺秋德丹和其他藏独人士流亡的地方。
纳萨尔巴里起义是1967年发生于印度西孟加拉邦大吉岭县西里古里区纳萨尔巴里警管区的农民武装叛乱。 它主要由当地部落和被称为“西里古里集团”的共产主义者领导,被这一事件鼓舞的纳萨尔巴里运动迅速从西孟加拉邦蔓延到印度其他邦,使印度共产党(马克思主义)发生了分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