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恩 编辑
孙恩,表字灵秀,原籍琅邪郡西晋中书令孙秀之后,世奉五斗米道。399年起兵反晋,402年败死,余众由孙恩妹夫卢循领导,世称“孙恩卢循之乱”。
1
相关
卢循,表字先 ,小名元龙,范阳郡涿县人,是西晋司空从事中郎卢谌的曾孙。东晋末年孙恩以五斗米道起事,败死。卢循率领孙恩余众继续反抗晋廷,世称“孙恩卢循之乱”。终为交州刺史杜慧度击破,投水自杀。
谢𬨎,会稽郡山阴县人。南朝《宋书》载其家族和王茂之的琅琊王氏并称“南北之望族”。晋孝武太元曾官拜中将军。隆安二年任会稽内史,复请王镇之为山阴令。任职期间,治理鉴湖,修筑古塘。东晋时五斗米道领袖孙泰谋划作乱,会稽郡内史谢𬨎首先揭发了他的阴谋,使得孙泰之侄孙恩对其极为痛恨。
司马元显,表字朗君,河内郡温县人。晋朝宗室,会稽王司马道子之长子,东晋晚期权臣,受封为会稽王世子。官至骠骑大将军。司马元显自隆安三年起至元兴元年的三年间曾经一度执掌东晋政权,但期间叛民孙恩连年入侵当时朝廷唯一能直接控制的三吴地区,战事不息,而司马元显仍贪腐不已,国库空虚下仍聚敛钱财之余亦骄傲自大,信任身份奉承自己的小人,败坏朝政。及后司马元显讨伐桓玄,倚靠了北府军将领刘牢之,然而刘牢之因担心助司马元显击败桓玄后将不为对方所容,于是不战而降。司马元显不能抵抗桓玄,终败于桓玄并被其所杀,桓玄亦因而结束了晋安帝继位以来司马道子与司马元显父子掌政的局面,自掌朝政,终令其成功篡夺晋室,建立桓楚政权。
刘牢之,表字道坚,彭城人,是西汉楚元王刘交之后。东晋北府军将领。参加了多场战争,并在淝水之战大败并斩杀前秦将领梁成,助东晋取得淝水之战的胜利。亦参与接着的北伐行动,后又参与压制孙恩的叛乱。至晋安帝在位期间,东晋朝廷内乱频生,刘牢之因率领精锐的北府军而先后受王恭和司马元显倚重,讨伐其敌对势力,但刘牢之先后背叛两人,令两人皆兵败被杀。最终桓玄借助其倒戈消灭司马元显后削夺其军权,令刘牢之再图叛变,却被僚属指责他“一人三反,何以自立”,他在得不到僚属支持之下打算带家属北走广陵,却因以为家属被桓玄所杀而在路上自杀。
越南道教传入最早是在东晋末年,五斗米道孙恩在江南发动起义失败后,其妹夫卢循率部逃至交州。而安南人李脱帮助卢循进攻交州府城,失败后赴水自尽。吴朝以后,越南在五百年中,又先后建立过丁朝、前黎、李朝、陈朝、胡朝和后陈等朝代。在此期间,中国和越南的政治、经济和文化的交往十分密切,此时道教随着移民而传入。
卢循,表字先 ,小名元龙,范阳郡涿县人,是西晋司空从事中郎卢谌的曾孙。东晋末年孙恩以五斗米道起事,败死。卢循率领孙恩余众继续反抗晋廷,世称“孙恩卢循之乱”。终为交州刺史杜慧度击破,投水自杀。
孙恩卢循之乱,简称孙卢之乱,是东晋末年发生的一次民变事件,爆发于晋安帝隆安三年,结束于晋安帝义熙七年,历时约十一年。这次民变有五斗米道的背景,但实际起因是人民不满东晋朝廷的统治,让领导者可以乘时而起。事件可因领导者而划分为“孙恩之乱”及“卢循之乱”,卢循是孙恩的妹夫。两次起事均曾威胁东晋京师建康城。
孔福民,会稽山阴人,孔子二十七代孙,孔严之子,东晋太子洗马,后与兄弟孔道民、孔静民都被孙恩所害。
孔静民,会稽山阴人,孔子二十七代孙,孔严之子,东晋散骑侍郎,后与兄弟孔道民、孔福民都被孙恩所害。
孙恩卢循之乱,简称孙卢之乱,是东晋末年发生的一次民变事件,爆发于晋安帝隆安三年,结束于晋安帝义熙七年,历时约十一年。这次民变有五斗米道的背景,但实际起因是人民不满东晋朝廷的统治,让领导者可以乘时而起。事件可因领导者而划分为“孙恩之乱”及“卢循之乱”,卢循是孙恩的妹夫。两次起事均曾威胁东晋京师建康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