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泾小片,亦称宣州小片、老宣州话,吴语宣州片的主要代表方言,又称西部吴语,因使用区域位于吴语区内西部、以原宣州府辖地为中心而得名,代表性语言为泾县茂林话。在安徽东南部的芜湖、铜陵、池州、黄山,江苏西南部的高淳及浙江西北部部分地区使用。据《中国语言地图集》,在宣州吴语区当地人一般对外使用江淮官话,宣州吴语只在家庭内部使用,且区内遍布江淮官话移民方言岛,宣州吴语受到了江淮官话的严重渗透,使用区域日渐萎缩,方言现状堪忧。
吴语各地口音存在不同程度上的差异,根据各地吴语语言特点及通话情况,可将其分为六片:太湖片、台州片、瓯江片、宣州片、金衢片、上丽片。旧分区法将吴语分为太湖片、台州片、瓯江片、宣州片、婺州片、处衢片。
齿龈颤音是辅音的一种类型, 在很多语言中使用,如俄语、藏语、西班牙语、亚美尼亚语和波兰语、意大利语、瑞典语、德语、阿拉伯语、挪威语、冰岛语、芬兰语、马来语、蒙古语、土耳其语、满语、鄂伦春语、锡伯语、泰语、维吾尔语、邵语、拉阿鲁哇语等。国际音标符号⟨r⟩反映了齿音、齿龈音和齿龈后颤音,其X-SAMPA符号也是⟨r⟩。在中文环境,齿龈颤音又称为大舌音、大舌颤音或弹舌音,与小舌颤音相对。齿龈颤音是舌尖颤音中的最常见的一种。除了部分西南官话和吴语宣州片等个别方言外,大部分地区的汉语变体及现代标准汉语均无此音。
芜湖话是汉语江淮官话洪巢片中的一种地方方言,主要使用于芜湖市市区、芜湖县、繁昌县以及南陵县的县城和大的城镇。除此之外,在芜湖县、繁昌县、南陵县的乡村地区和芜湖市区的一些地区比如鸠江区的褐南村,也有很多吴语的分布,属于吴语内部宣州片的铜泾小片。一般而言,所谓“芜湖话”特指属于淮语的芜湖市区方言,芜湖县话或“此地话”指芜湖地区的吴语方言。
泾县话是皖南宣州泾县地区的土著汉语方言,属于吴语宣州片。泾县地处安徽省南部。皖南宣州地区的土著方言为吴语。19世纪的太平天国兵燹使皖南地区的土著人口锐减,战后皖中、河南、湖北移民大量涌入,极大地改变了本地区的方言面貌。新移民带来的客籍方言已在土著式微的条件下反客为主。目前,泾县县城使用淮语,而土著吴语仅分布于泾县乡下圩区。西部厚岸包合一带为吴语宣州片石陵小片,其余地区为吴语宣州片铜泾小片。
老宣州话是皖南宣州区的土著汉语方言,属于吴语宣州片。宣州区地处安徽省南部。皖南宣州地区的土著方言为吴语。19世纪的太平天国兵燹使皖南地区的土著人口锐减,战后皖中、河南、湖北移民大量涌入,极大地改变了本地区的方言面貌。新移民带来的客籍方言已在土著式微的条件下反客为主。目前,宣州区大多数地方使用淮语,土著吴语仅分布于宣州区北部西部及南部个别圩区。
南极话是皖南宁国市南极乡的土著汉语方言,属于吴语宣州片太高小片。南极乡地处宁国市南部。皖南宣州地区的土著方言为吴语。19世纪的太平天国兵燹使皖南地区的土著人口锐减,战后皖中、河南、湖北移民大量涌入,极大地改变了本地区的方言面貌。新移民带来的客籍方言,今已在土著式微的条件下反客为主。目前,宁国市大部分地区使用官话,土著吴语仅分布于南极,青龙、济川、东岸等乡的乡村。南部乡镇残留的吴语多为太高小片 ,西部乡镇残留的吴语大多为铜泾小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