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布拉族 编辑
巴布拉为台湾台湾原住民平埔族群之一,词源来自大肚社人之自称Papula。早期曾分布于今台中市大肚区大甲区沙鹿区龙井区梧栖区南屯区清水区一带的海岸平原。巴布拉族为建立构成大肚王国最主要的民族之一,在台湾荷治时期东宁国台湾清治时期都有被讨伐的记录。1731年-1732年该族反抗清朝的大甲西社抗清事件,为史载最大的熟蕃民变。也因为此民变,中部平埔族群包含道卡斯族崩山社群、部分巴布萨族以及巴布拉族惨遭屠杀,统治台湾的清廷取消汉人移民来台的“禁止携眷”政令。1822年,埔里盆地南方的埔番蛤美兰社遭郭百年私自率领垦户郭百年事件,后来连合水沙连邵族招西部平埔6族入垦埔里。在可耕地与部落遭汉人强占、原乡生存不易的情况下,巴布拉族就如同另外5族一样,集体迁往埔里镇。台湾知名歌手蔡依林的外婆即是巴布拉族人,她的外高祖母曾任部落中十分重要的“曲头”-农历七月一日敲锣领唱召集大家一起来“牵田”的工作,唱到兴致高昂时,就会边跳边抖,变成“抖田”或称“跳田”。
6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大肚王国是一个台湾史前时期在台湾中部由台湾原住民巴布拉族、巴布萨族、巴宰族、阿立昆族、罗亚族建立的多部落酋邦。“米达赫”是荷兰东印度公司员工大卫·莱特定义的一个拥有特殊政治地位的福尔摩沙十一郡省地域,他称呼统治者为米达赫王,在官方的热兰遮城日志中尊称该统治者为“君主”,《巴达维亚城日记》则是称“番仔王”。
台中历史为大台中市辖区的历史。台中原为道卡斯族、巴布拉族、巴则海族、洪雅族及泰雅族所住,并曾为大肚王国的根据地。明郑时期起陆续有汉人前往开发。1705年,张国因发现南屯区一带地沃水丰而着手垦荒,是台中发迹之始。台湾清治时期,台中改称“台湾县”,并逐渐成为台湾中部的政治、经济及文化中心。台湾日治时期,始有“台中”之名,亦为台中设“市”之始。台湾战后时期,台中被分为台中县及台中市;2010年12月25日,台中县及台中市合并升格为直辖市,定名“台中市”。
巴布拉语,亦称“拍瀑拉语”、“干仔辖语”,为中台湾平埔族巴布拉族所用的台湾南岛语言,也是大肚王国的通行语言,旧分类法将其归类在排湾语群下。于2011年2月21日世界母语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发表世界各地母语现况报告。在台湾部分,其中巴布拉语等8种语言,已被认定流失。
台湾统治者根据可以文字考证的历史应自1624年台湾荷兰统治时期算起,期间历经郑氏王朝、台湾清治时期、台湾日治时期与中华民国时期。17世纪中期时,台湾原住民-巴布拉族与巴布萨族、巴则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在台湾中部已成立大肚王国,其统治者称为“白昼之王”,不过目前仅有两位“白昼之王”有迹可查。在17世纪之前,元朝、明朝两朝虽于澎湖群岛设置了澎湖寨巡检司,也有澎湖寨巡检官职设置,不过其仅驻于澎湖群岛,并未实际管辖台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之前,台湾统治者所辖实际领土皆未达台湾全境;即使到19世纪中期,台湾清治时期政府力量仍未涵盖所有台湾原住民居住的番地。
潘明灯巴布拉族后裔,沙辘文化促进会策略长,亦是沙辘社文化促进会主要发起人之一。2014年与沙鹿在地组成沙辘文化促进会。
台湾统治者根据可以文字考证的历史应自1624年台湾荷兰统治时期算起,期间历经郑氏王朝、台湾清治时期、台湾日治时期与中华民国时期。17世纪中期时,台湾原住民-巴布拉族与巴布萨族、巴则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在台湾中部已成立大肚王国,其统治者称为“白昼之王”,不过目前仅有两位“白昼之王”有迹可查。在17世纪之前,元朝、明朝两朝虽于澎湖群岛设置了澎湖寨巡检司,也有澎湖寨巡检官职设置,不过其仅驻于澎湖群岛,并未实际管辖台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之前,台湾统治者所辖实际领土皆未达台湾全境;即使到19世纪中期,台湾清治时期政府力量仍未涵盖所有台湾原住民居住的番地。
台湾统治者根据可以文字考证的历史应自1624年台湾荷兰统治时期算起,期间历经郑氏王朝、台湾清治时期、台湾日治时期与中华民国时期。17世纪中期时,台湾原住民-巴布拉族与巴布萨族、巴则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在台湾中部已成立大肚王国,其统治者称为“白昼之王”,不过目前仅有两位“白昼之王”有迹可查。在17世纪之前,元朝、明朝两朝虽于澎湖群岛设置了澎湖寨巡检司,也有澎湖寨巡检官职设置,不过其仅驻于澎湖群岛,并未实际管辖台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之前,台湾统治者所辖实际领土皆未达台湾全境;即使到19世纪中期,台湾清治时期政府力量仍未涵盖所有台湾原住民居住的番地。
巴布拉语,亦称“拍瀑拉语”、“干仔辖语”,为中台湾平埔族巴布拉族所用的台湾南岛语言,也是大肚王国的通行语言,旧分类法将其归类在排湾语群下。于2011年2月21日世界母语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发表世界各地母语现况报告。在台湾部分,其中巴布拉语等8种语言,已被认定流失。
巴布拉语,亦称“拍瀑拉语”、“干仔辖语”,为中台湾平埔族巴布拉族所用的台湾南岛语言,也是大肚王国的通行语言,旧分类法将其归类在排湾语群下。于2011年2月21日世界母语日联合国教育、科学及文化组织发表世界各地母语现况报告。在台湾部分,其中巴布拉语等8种语言,已被认定流失。
台湾统治者根据可以文字考证的历史应自1624年台湾荷兰统治时期算起,期间历经郑氏王朝、台湾清治时期、台湾日治时期与中华民国时期。17世纪中期时,台湾原住民-巴布拉族与巴布萨族、巴则海族、洪雅族、道卡斯族在台湾中部已成立大肚王国,其统治者称为“白昼之王”,不过目前仅有两位“白昼之王”有迹可查。在17世纪之前,元朝、明朝两朝虽于澎湖群岛设置了澎湖寨巡检司,也有澎湖寨巡检官职设置,不过其仅驻于澎湖群岛,并未实际管辖台湾。另外,值得一提的是,19世纪之前,台湾统治者所辖实际领土皆未达台湾全境;即使到19世纪中期,台湾清治时期政府力量仍未涵盖所有台湾原住民居住的番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