扶余国 编辑
扶余国,古国名,亦作夫余、凫臾,由中国东北地区的古老民族扶余人所建立的国家,亦是中国东北地区第一个有史可考的国家。中原华夏族群将他们视为东夷之一,扶余国从前2世纪立国到494年东扶余国被高句丽灭国为止,历时约700年。前期国都在今吉林省吉林市,后期国都在今吉林省农安县。扶余国是汉朝属国,据《后汉书》记载,扶余国行政区划隶属玄菟郡汉献帝时,其王求改属辽东郡。传说历代扶余君主列表故去时,玄菟郡太守都赏以银镂玉衣的玉匣为葬具。
3
相关
扶余语系是一种假定存在的古代语系,约莫于公元前1世纪到公元5世纪左右在今日的朝鲜半岛和中国东北南部通行。扶余语族包括了濊貊、扶余国、高句丽、东濊、沃沮、百济等国家的语言,亦可能与日本语族相关连。不过,现时扶余语族除了在某些史书留下少量语言纪录痕迹以外,所知极少。这部分内容,包括有:
濊貊语是一种扶余语系语言,于公元前最后几个世纪在朝鲜东部、新罗北部使用。它可能是扶余语系的祖语之一。
濊貊和之后的朝鲜诸王国有历史联系,且可能是如古朝鲜的祖先;濊可能是扶余国的同义词,貊则是高句丽。他们的语言可能属于扶余语系。
这门语言的证据受限于地名学,其存在性就成问题。依据地名学理论从三国史记复原濊貊语词汇存在争议。
高豆莫是位于现在中国东北的扶余国人部落的部落首领。
卒本扶余是位于现在中国东北的古朝鲜民族先民扶余国人所建立的一个国家。卒本扶余是北扶余国的一个延续国。据《三国遗事》记载前86年,檀君朝鲜末代檀君古列加的后裔高豆莫打败解夫娄夺到北扶余王位后,将北扶余改名为卒本扶余。
四出道是上古中国东北扶余国的外郡。“出”的意思就是在国家以外的意思。四出道分别是马加、牛加、猪加和狗加,每一加都由部族长领导。大者者数千户,小者数百户,。被统治者称下户,即奴隶。再加上中央一道,即是五道。诸加相当于过去的部落首领,负责供应牲畜给扶余国,每道也有一位神女,为国祭天祈福,也有一座神宫。《三国志》记载:“扶余国有君王,皆以六畜名官,有马加、牛加、猪加、狗加、大使、大使者、使者。”高句丽可能出于四出道的马加。
太后解氏,一作次妃解氏,高句丽第三代国王大武神王的次妃,再思的妻,扶余国曷思王的孙女。
以下是扶余国及其后续政权的君主列表:
浑河,古称、贵端水,原是辽河支流,发源于中华人民共和国辽宁省清原县湾甸子镇滚马岭西侧,向西南纵贯辽宁省东部,沿途主要城市有抚顺市、沈阳市、鞍山市等,河道长415.4千米,流域面积11481平方千米,在海城市西四镇的三岔河上游马圈子与太子河和外辽河汇合成为大辽河最终在营口市西侧注入辽东湾。浑河古代也是扶余国与高句丽的分界,朱蒙在这里渡过至卒本建立高句丽。
“一责十二法”,本作“一责十二”,是载于《三国志》的一项扶余国的法律,规定盗窃他人财物者要赔偿被盗物品价格的十二倍金额给物主。高句丽和百济也有类似的法律,其中前者称“十倍取偿”,规定盗窃他人财物者要赔偿被盗物品价格的十倍金额给物主,而后者规定盗窃他人财物者会被流放和被官府征收被盗物品价格的两倍金额。
在公元前4000年左右,中国东北地区 的兴凯湖畔就产生了肃慎族系新开流文化。两周时期,东北地区为箕子朝鲜、肃慎、燕国、亳吾的领土,这一时期东北和中原地区开始交流。前300年左右,燕将秦开破东胡,设置辽东郡;前226年,秦将王翦攻克燕都蓟,燕王喜与太子丹逃亡辽东,秦将李信追太子丹至衍水。前2世纪,扶余国在中国东北中部建立;前37年,高句丽国建立。公元698年,渤海国建立,渤海国模仿唐朝的治国模式和文化,被称为“海东盛国”。而当时,东北地区还有靺鞨等各民族存在。907年,唐朝灭亡后,耶律阿保机建立辽朝,并灭渤海国,建立了东丹。此后,辽朝与高丽爆发了多次战争,最终失败。此后女真开始在东北地区兴起,1115年,完颜阿骨打建立金朝,定都会宁府路,不久灭掉了辽。金朝完颜亮时期,都城从上京迁到了金中都。蒙金战争时占领了东北地区,使东北地区纳入了蒙古帝国的统治范围。蒙古曾多次蒙古入侵高丽,1269年,元政府设置辽阳等处行中书省于辽阳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