食肉牛龙是一属阿贝力龙科的兽脚亚目恐龙,生存于晚白垩世的南美洲,相当于现在的阿根廷巴塔哥尼亚。唯一的物种是模式种萨氏食肉牛龙。对其的了解来自单一副保存良好的骨骼,而成为南半球所知最详尽的兽脚类之一。化石于1984年在丘布特省的殖民地组岩床中发现。食肉牛龙是阿贝力龙科中的进阶型物种,这是一群在晚白垩世的冈瓦纳大陆占据顶级掠食者栖位的中大型肉食性恐龙。它在科中通常被认为属于短吻龙类演化支,是一群仅分布于南美洲的短吻部物种。
非洲爪蟾,又名光滑爪蟾、非洲爪蛙,是南非的一种水生青蛙,是一种重要的模式生物。它们可以长达12厘米,头部及身体扁平,没有外耳或舌头。其后脚上有3趾短爪,可能是用来挖泥来躲避掠食者。
过捕是一种当掠食者猎杀的猎物比它们能立即使用的还多时展现的行为。它们可能消耗一部分,储存或放弃猎物,这种行为已在浮游生物、豆娘若虫、补食螨、鼬、蜜獾、狼、虎鲸、赤狐、斑鬣狗、蜘蛛、棕熊、猞猁、貂和家猫中观察到。这个词是由荷兰生物学家Hans Kruuk在研究非洲的斑鬣狗和英国的赤狐后发明的。
昼夜垂直迁移,又称作垂直性洄游、垂直迁移。是生活许多海洋生物及湖泊生物使用的一种迁移模式。主要指生物在夜间向上移动到海洋的最上层并在白天返回海洋中层带的底部或湖泊底层。 它出现在许多物种上,例如甲壳类、 软体动物、 和辐鳍鱼,就生物量而言,这是世界上最大的迁移。各式各样的刺激是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其中光强度的变化是最明显的反应,尽管有证据表明,生理时钟也是一种潜在的刺激。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有很多,但最常见的是为了获取食物和躲避掠食者。虽然这种大规模迁徙通常在夜间进行,动物在夜幕降临时从深处上升并在日出时下降,但可以根据触发它的刺激来改变发生的时间。一些不寻常的事件也会造成垂直迁移,例如北极地区在永昼期间出现日食现象则可能会突然发生垂直迁移。
洛特卡-沃尔泰拉方程别称掠食者—猎物方程。是一个二元一阶非线性微分方程组成。经常用来描述系统生物学中,掠食者与猎物进行互动时的动态模型,也就是两者族群规模的消长。此方程分别在1925年与1926年,由阿弗雷德·洛特卡与维多·沃尔泰拉独立发表。
口足目是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掠虾亚纲之下的一个目,其物种俗称虾。其大小可达30,亦有长达38的。现时纪录有最大的虾蛄由美国佛罗里达州几位渔民于匹尔斯堡附近海域钓得,长达46。虾蛄的头胸甲不太大,仅足以包裹至头的后部及胸的头四节。本目在全世界有超过400个物种,颜色从褐色到浅红色不等,是热带和亚热带底栖海床的重要掠食者。
房角石是一属已灭绝的鹦鹉螺类。生存在奥陶纪中期劳伦大陆、波罗的大陆、西伯利亚大陆周遭的海洋中。巨大的房角石长度约为9米,不过这个估计值的准确性仍有争议。即使如此,房角石仍然是古生代最巨大的无脊椎动物。从它巨大的身躯来推测,房角石是一种生活在深海的伏击型掠食者,可能以生活在同时期海域的三叶虫、海蝎、头足纲与无颌总纲为食。房角石于奥陶纪-志留纪灭绝事件后绝种,仅有少数存活至志留纪文洛克阶。
然而最近的研究表明房角石其实是滤食性动物。
岛屿巨型化是指孤岛上动物变得巨大化的生态现象。当人类或是其他掠食者来到这些岛屿时,这些巨型动物与岛屿上的特有种往往会因此绝种。
口足目是节肢动物门甲壳亚门软甲纲掠虾亚纲之下的一个目,其物种俗称虾。其大小可达30,亦有长达38的。现时纪录有最大的虾蛄由美国佛罗里达州几位渔民于匹尔斯堡附近海域钓得,长达46。虾蛄的头胸甲不太大,仅足以包裹至头的后部及胸的头四节。本目在全世界有超过400个物种,颜色从褐色到浅红色不等,是热带和亚热带底栖海床的重要掠食者。
塔奇拉盗龙是一属肉食性兽脚亚目恐龙,化石发现于委内瑞拉早侏罗世的拉金塔组,模式种兼唯一种是可敬塔奇拉盗龙,已知化石包括胫骨和坐骨。塔奇拉盗龙是一类小型双足步行恐龙,体长略超过1.5米。作为泛化种与特化种的掠食者,它可能会捕食其它恐龙或蜥蜴这样的小型脊椎动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