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会 编辑
教会是基督徒基督教组织的习惯称呼,可以指:凡世所有罪恶和圣洁的基督徒的集合、天上所有圣洁的基督徒的集合、拥有共同教义和礼仪的基督徒的集合、一个地区拥有共同教义和礼仪的基督徒的团体、有形的聚在一处的基督徒的团体。虽然在日语中“教会”也有“教堂”的意思,一般人也常将“教会”与“教堂”混为一谈,但中文语境内的教会并不需要固定的建筑。
国外许多不被基督教承认之宗教组织,于翻译时亦采用“教会”之名词,故并非所有称之为教会之所在分皆为正统之基督教教会。
1
相关
梵蒂冈第一届大公会议于1868年6月29日由教宗庇护九世召开,是罗马天主教会第20次大公会议,共744位教会领袖出席。会议于1869年12月8日在圣伯多禄大殿开始举行,会议讨论范畴包括:理性主义、唯物论、自由主义、教宗无误论等。1870年9月,由于罗马被并入意大利王国,庇护九世退缩至梵蒂冈内作为抗议,会议于1870年10月20日宣告中断。此后90年间会议一直处于休会状态,直到1960年由教宗若望二十三世正式举行闭幕式。
基督教是信仰耶稣基督为神之子与救世主的一神教。起源于西亚的巴勒斯坦地区,以耶稣所传扬福音及其事迹节录为《新约圣经》,并合并犹太教圣经为《旧约圣经》,整合成《圣经》做为其宗教经典,其中以《新约圣经》为信徒的生活及行为指引,信徒称为基督徒,基督徒组成的团体则称为教会或基督教会。现今亦与伊斯兰教、佛教共同视为世界三大宗教。其分为天主教、正教会、新教等三大基督教派系,但因历史发展的缘故,汉语所称的“基督教”常专指基督新教,基督教整体则又另以“基督宗教”或“基督信仰”称之,而本文所指的基督教为“基督宗教”。
天主教金门、马祖宗座署理区是天主教会在中华民国福建省设置的教会管区,也是台湾地区主教团唯一的宗座署理区,成立于1968年,涵盖范围包括中华民国福建省现今仅有的两个中华民国行政区划,即金门县与连江县。宗座署理由天主教台北总教区兼任。辖有2处堂区,各位于金门与马祖南竿乡。
天主教会,又称天主教、公教会、公教,是基督宗教人数最多的宗派或教会,以天主教罗马教区主教、即教宗为领袖,故又称罗马天主教会、罗马天主教、罗马公教会、罗马大公教会、罗马公教。
基督宗教在台湾的发展历史始于17世纪中期的台湾荷西统治时期,但全面性的发展则起始于19世纪中期台湾开港之后。天主教、东正教、新教等基督教基督教派系在台湾都有教会,但“基督教”一词在台湾通常专指新教,与其他汉语圈地区的情形相同。新教由于宣教较为活跃,是三大宗派中在台信仰人口最多的。
牧师是指基督教的教会中,管理教务,主持各项礼仪、讲道,专职牧养及照顾信徒的神职人员。圣经原文的用字就是牧羊人之意。虽然罗马天主教也有类似职位,但“牧师”一词在中文语境中特指新教的基层神职人员。
保罗书信》,天主教译称《保禄书信》、正教会译称《帕弗罗书信》、唐朝景教译称《宝路法王经》,是使徒保罗写给各地教会就各教会内的情况或是对来信询问教义的人的回信,书信中解释了许多有关基督教教义的疑难问题及阐明教理原则,是基督教的重要文件,后在第一次君士坦丁堡公会议中确认为正典而被列入基督教《新约圣经》中。
公理会,又译美部会,是一个信奉基督教新教喀尔文主义的传教组织。在教会组织体制上主张各个堂会独立,会众实行自治。公理会的信仰比较自由主义神学,强调个人信仰自由,尊重个人理解上的差异。
天主教会,又称天主教、公教会、公教,是基督宗教人数最多的宗派或教会,以天主教罗马教区主教、即教宗为领袖,故又称罗马天主教会、罗马天主教、罗马公教会、罗马大公教会、罗马公教。
纹章又称盾形纹章、袍徽,是一种特有的纹章学,通常出现在纹章盾、外套或战袍上。中世纪骑士用它来辨认其身份。盾徽是由一个盾牌、支撑物、饰章及铭言组成。至今,它仍用来作为识别个人、军队、教会、机关团体和公司企业的世袭或继承性标记,而纹章学则是研究其使用、展示和规则的学术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