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延晖,并州文水县人,武则天侄孙。祖父为武元爽,伯父为武承嗣,父亲是骁卫大将军武承业。
杨执柔生年不详,仅知其弟杨执一生于唐高宗龙朔二年。祖父杨续是隋朝皇族,贞观年间官至郓州刺史,也是唐初宰相杨师道和杨恭仁的弟弟。杨执柔是湖城公杨思止的长子,也是武则天的母亲杨夫人的堂侄孙,所以武则天视杨执柔为母族,很是优宠,任为地官尚书,后又任为夏官尚书,杨执柔让给事中李峤代为作表辞让,未果。天授三年一月,时任夏官尚书的杨执柔被武则天授予同凤阁鸾台平章事,为实质宰相。武则天对此表示,她要让父族和母族都出现宰相,此时她的侄子武承嗣和武攸宁都已拜相。杨执柔再让李峤代为作表辞让,亦未果。
武攸宜原为唐朝的右卫勋二府中郎将。690年九月十二,武则天迫使儿子唐睿宗退位,自称圣神皇帝,建立武周,武攸宜被封为建安郡王。同时,武承嗣为魏王,武三思为梁王,武攸宁为建昌王、武攸归九江王、武攸望会稽王,武懿宗河内王、武嗣宗临川王、武载德颍川王,武攸止恒安王,武攸暨千乘王,武重规高平王、武攸绪安平王、武仁范河间王,武延基南阳王、武延秀淮阳王,武崇训高阳王、武崇烈新安王,武延晖嗣陈王、武延祚咸安王。691年四月,朝廷命令建安王武攸宜留守长安,后来改任同州刺史。武攸绪隐居,武则天派武攸宜劝说,武攸绪婉拒。
乔知之父亲乔师望,娶唐高祖之女庐陵公主,拜驸马都尉,官至同州刺史。乔知之与弟弟乔侃、乔备,都因为文词知名。乔知之特别有才,所作诗篇,当时人多引用称诵。武则天时,官至右补阙、左司郎中。乔知之有侍婢名叫窈娘,美丽善歌舞,被文昌左相武承嗣夺取。乔知之怨恨可惜,于是作《绿珠篇》寄情,密送给窈娘,窈娘感愤自杀。武承嗣大怒,让酷吏罗织罪名。天授元年八月壬戌,武则天杀右司郎中乔知之。他著有《乔知之集》二十卷。乔侃,开元初年为兖州都督。乔备,参预编修《三教珠英》,长安年间在襄阳令任上去世。
鱼保家,唐朝侍御史鱼承晔的儿子。鱼保家密助徐敬业之乱,制造刀、车和弩,徐敬业败亡之后,鱼保家幸免。武太后 临朝,想遍知民间之事,鱼保家上书请求铸铜匦,以接受天下人的密奏。这个铜匦合为一室,中间隔成四小间,将密奏投入每间面上的孔,能入不能出。武太后认为很好,准奏推行。不久,与鱼保家有仇的人也以铜匦投书密奏,告发他曾为徐敬业制造兵器,经武承嗣密查属实,于是鱼保家被处死于自己所建制的铜匦。
武延基,并州文水县人,武则天侄孙。父为武承嗣。承嗣受则天宠信,封魏王,延基继魏王位。妻为唐中宗女李仙蕙。
武元爽,大唐开国功臣武士彟之子,生母相里夫人,兄长武元庆,武顺及女皇武则天的异母兄长。武承嗣之父。
岑文叔之子,早年失去双亲,由叔父岑文本抚养,曾任兵部侍郎,永淳元年四月进为同中书门下平章事,参与朝政。凤阁舍人张嘉福与洛州人王庆之等列名上表,请立武承嗣为皇太子,岑长倩不同意,违反了诸位武氏掌权者的意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