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 编辑
汉朝是秦朝后出现的朝代,又称天汉,在中国历史上极具有代表性,具有承先启后的重要地位。汉朝分为两个历史时期,西汉东汉,中间为王莽篡汉建立新朝更始帝时期。西汉与东汉合称两汉,共405年,还有季汉;亦有以东汉与西汉的首都代指,合称两京。西汉第一位皇帝是汉高祖刘邦,建都长安;东汉第一位皇帝是汉光武帝刘秀,定都洛阳。
3
相关
封疆大臣,又称“封疆大吏”,指中国明、清时期执掌地方最高军政权力的官员,乃朝廷要员。中国自秦代以来确立中央集权制后,历代执掌地方最高军政大权的官职包括秦代的郡守、汉代隋代两代与初唐的太守、州牧或刺史、三国和晋代的都督、北周的总管、隋代的行台尚书省、唐代的都督、都护和节度使、宋代的转运使、提点刑狱公事、提举常平公事和掌军权的安抚使。辽国的都总管、处置使和转运使、西夏的都统、金国的诸京留守司留守带本府府尹兼本路兵马都总管、元代的行中书省和行中书省等职衔,这些职衔所存在的朝代虽未有针对这些职务比喻为封疆大吏的说法,但这些职务皆有封疆大吏之实,为封疆大臣发展演变的历史沿革。直至明代一般被称为“封疆”之职位有都指挥使、按察使以及布政使,而延至清代,除了通常所指的总督和各省巡抚外,旗兵的最高地方长官—将军亦同被称为“封疆大臣”,因为这些官员均为皇帝亲自任命,且权力极大,类似古代由君主分封疆土的诸侯,故因此而得名。
浑江,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鸭绿江右岸中国一侧的最大支流,汉代称盐难水、沸流水,元代称大虫江,明代称婆猪江,清代称佟佳江,别名混江,于中华民国大陆时期形成今名。
秦汉服饰是指秦代至汉代的服饰。秦汉服饰制度基本承袭周朝制度,贵族服饰以上下连裳的深衣制为主,以腰带固定。衣领部分多为交领,领口很低,以便露出里衣。如穿几件衣服,每层领子必露于外,最多的达三层以上,现代又称三重衣。
仪礼》为儒家十三经之一,原称为《礼》或《礼经》,内容记载着先秦的礼仪制度,其中以记载士大夫的礼仪为主。秦代以前篇目不详,汉代初期高堂生传今文经《礼》17篇,传世至今。汉景帝时刘余毁孔子旧宅得古文经《礼》56篇,其中有17篇与今文经《礼》相同,余下39篇大多亡佚,属于逸《礼》。《仪礼》与《周礼》、《礼记》,并称“三礼”。
右将军为领兵将领,掌征伐。始于战国,秦汉时成为正式军事职官名称。汉代属于重号将军,为左、右、前、后四将军之一,位上卿,次于大将军、骠骑将军、车骑将军、卫将军。掌京师兵卫和四夷屯兵,有战事则典禁军戍卫京师或率军出征。属官有长史、司马,秩千石。平时无具体职务,一般兼任他官,常加诸吏、散骑、给事中等号,成为中朝官,宿卫皇帝左右,参与朝政。魏晋南北朝沿置。晋代有左、右军将军,王羲之曾任右军将军。南北朝时为军府名号用作加官。魏、晋、南朝宋及北魏三品,北周正七命。1912年南京临时政府时期三等九级制军阶,右将军为陆海军上等官佐的第三级,次于大将军和左将军。
山东货币史是指今中华人民共和国山东省一带流通使用货币的历史。早在5000多年前,山东就已经出现原始形态的实物货币。商代后期开始铸行铜贝,春秋时期中期流通黄金。齐国自春秋中叶开始就以齐国刀币作为法定标准货币,战国晚期改为以“賹化”圜钱为标准货币。鲁国在西周时期少量使用贝币,春秋早期石贝、骨贝等仿制贝币出现,春秋中叶,随各国铜铸币流行,鲁国开始铸行铜贝和包金铜贝。除齐鲁货币之外,先秦时期在今山东地区,燕国的刀币和“一化”圜钱,楚国的“旆钱当𬬱”布币、蚁鼻钱和爰金,也有流通。秦朝建立后统一币制,“半两”钱和黄金通行全国。汉代直到隋代,山东通行“五铢”钱和黄金,银有少量流通。唐朝初年,唐高祖李渊铸造开元通宝,此后“通宝”铜钱普及使用。唐代中叶以后,白银流通渐渐变广。宋代开始发行纸币,与铜钱同时流通,白银的货币作用逐渐增强。北宋被金朝灭亡后,黄金不再被视为货币。元代推行纸币使用,白银的流通多于用铜钱。明代以纸钞为主,以铜钱为辅。清代以铜钱为主,银钱并用。
凤凰山汉墓简牍是指1973-1975年间,在湖北省江陵凤凰山8号、9号、10号、168号、167号汉墓出土的汉代木牍、竹简、木简、竹牍、衡柑文字和木楬。有关资料现收录于李均明、何双全:《散见简牍合辑》第55-82页。
守一,又叫守真一、守三一,是中国道教汉代六朝时最重要的一种冥想法,修道者闭关冥想,想像自己的精神或魂魄显形,与躯体合而为一。守一法以《道德经》为理论上的依据,相信“一”既是道,也是人的精神,可使人延年益身,袪除百病,消灾解难,通神接真,甚至长生成仙;但亦有道教流派强调,守一并非最高道术。魏晋以后,守一变得复杂化,守一变成守三一,“一”分处于上、中、下三丹田,甚至统领一身24位身神;也有道士教人存思“一”分身多人,或同时存思天上星斗及其他仙真。汉代六朝时,守一法广受推崇,唐宋时道教的内丹术亦沿用此词,描述炼内丹的体验。
丁忧,原指遇到父母或祖父母等直系尊长等丧事,后多指官员居丧。丁忧源于汉代,至宋代则由太常主其事。“丁”是遭逢、遇到的意思。
今文经,乃指以汉代隶书文字所写的儒家经书。秦始皇焚书坑儒后,《六经》散落失轶。西汉初年,有秦朝遗儒伏生等人凭借记忆口授《五经》,以汉隶写成,故曰今文经,后延伸出了今文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