淡水县 编辑
淡水县为台湾清治时期在台湾所设置的县之一,由淡水厅演变而来。此行政区划名称持续至1895年台湾被割让给日本,台湾总督府将台北府淡水县改为台北县淡水支厅为止。所辖范围约为今台北市新北市桃园市部分区域。
8
图片 0 图片
评论 0 评论
匿名用户 · [[ show_time(comment.timestamp) ]]
[[ nltobr(comment.content) ]]
相关
新竹县,是清朝在台湾所设的行政区划之一,系1876年1月16日沈葆桢奏请新设台北府,设立时将淡水厅分割成淡水县、基隆厅与新竹县而来,而原淡水厅治竹堑城位于此县境内,故沿用为县治。
施九缎事件,台湾清治时期后期重大清代台湾民变列表事件之一,也是台湾建省以来规模最大的民变事件。事件起因为台湾巡抚刘铭传派淡水县知县李嘉棠前往彰化县丈量土地时的官民纠纷,当时士绅施九缎自称“公道大王”,率领民众包围县城示威,最后演变为暴动,全县陷入失序状态。之后由栋军主帅林朝栋指挥下,清军顺利平定事件,但该事件导致李嘉棠等大小官员被查办,刘铭传丈量工作也宣告失败,不久离职,台湾建省后的新政宣告结束。
周邦正,,谱名贞厚,号直斋,台湾清治时期人物,金广福公馆垦号闽人之首。淡水县竹堑城人,福建省籍人,祖籍福建省泉州市安溪县,与姜秀銮为同时期拓垦家,在当时与官府合作,是为竹堑城西总理。
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前身为台湾府淡水捕盗同知,又称“淡水同知”。该官职隶属于台湾道之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重要地方官员,自1731年更名,官职品等则为正五品。淡水同知官职专司负责北台湾内政行政中心 新竹市,为驻守于淡水厅的地方父母官。因为当时淡水厅管辖区域为台湾基隆至新竹,因此实为北台湾的实际统治者。直至1876年1月16日沈葆桢奏请新设台北府,设立时将淡水厅分割成淡水县、基隆厅与新竹县,而其官职设置台北府知府才予以缩减调整。
周志侃,表字仲行,中国清朝官员,浙江钱塘人。监生。本为台湾府经历。周志侃于1881年接替顾镕担任台湾府淡水县知县一职,是大台北地区的地方父母官。翌年,他则接任台湾县知县。后来担任嘉义县知县。
杜聪明,字思牧,台湾台北府淡水县三芝区人,台湾医师、医学教授,京都帝国大学医学博士,台湾史上首位医学博士。高雄医学院创办人,首位国立台湾大学医学院院长兼台湾大学教务长和代理校长。
台湾府淡水抚民同知前身为台湾府淡水捕盗同知,又称“淡水同知”。该官职隶属于台湾道之台湾府,为台湾清治时期的重要地方官员,自1731年更名,官职品等则为正五品。淡水同知官职专司负责北台湾内政行政中心 新竹市,为驻守于淡水厅的地方父母官。因为当时淡水厅管辖区域为台湾基隆至新竹,因此实为北台湾的实际统治者。直至1876年1月16日沈葆桢奏请新设台北府,设立时将淡水厅分割成淡水县、基隆厅与新竹县,而其官职设置台北府知府才予以缩减调整。
姜秀銮,一名首銮,台湾清治时期人物,知名拓垦家,金广福垦号之首。淡水县芎林乡人,祖籍广东惠州府陆丰县客家人,为新竹县大隘地区开山之祖,因屡屡受召协防,受封五品军功职衔。
淡水之役,又称沪尾之役、沪尾登陆战,是1884年清法战争中发生在大清福建省台湾道台北府淡水县的一次战斗,法军目的是占领淡水炮台,并清除港内水雷,由于守军坚决抵抗,法军未完成战斗目的。
同治年间曾任嘉义县知县。光绪六年接替傅德柯,于台湾台北地区担任台湾府淡水县知县一职,亦是大台北区域分治设县的首任知县,翌年,因治理不力,遭福建巡抚勒方锜撤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