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仁昫 编辑
王仁昫,字德温,唐朝音韵学家。隋朝陆法言作《切韵》多有缺误,唐朝有很多补正的人。当中,王仁昫著《刊谬补缺切韵》,对《切韵》加以刊误、增字、加注,分一百九十五韵,较《切韵》增“俨”、“酽”两韵,是研究《切韵》的重要资料。故宫博物院曾影印宋濂跋本较为完整。另有敦煌残卷与项元汴之跋本。
1
相关
广韵》的全名是《大宋重修广韵》,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更早的《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成的一部韵书。这使得《广韵》成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由政府主修的韵书。《广韵》共5卷,每卷的韵目下面都有一些为某韵字加注“独用”,或与其它某韵相同字“同用”的字样。它也可以被看成是一部同韵字典。从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开始,及至孙愐的《唐韵》,韵字都加入注释,并且引文都有出处,于是韵书便同时具有字典的功能。《广韵》的名称本来就有增广隋唐韵书的意思,其韵数、小韵数、字数都较以前的韵书有增加。据《广韵》的卷首记载,共收字26194个,注解的文字191692个。明代邵光祖《切韵指掌图检例》说:“按《广韵》凡二万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韵者三千八百九十文。”而根据最新的校对,应为3874个小韵,尽管其中有少数几个声韵地位重合。
《广韵》的全名是《大宋重修广韵》,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更早的《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成的一部韵书。这使得《广韵》成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由政府主修的韵书。《广韵》共5卷,每卷的韵目下面都有一些为某韵字加注“独用”,或与其它某韵相同字“同用”的字样。它也可以被看成是一部同韵字典。从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开始,及至孙愐的《唐韵》,韵字都加入注释,并且引文都有出处,于是韵书便同时具有字典的功能。《广韵》的名称本来就有增广隋唐韵书的意思,其韵数、小韵数、字数都较以前的韵书有增加。据《广韵》的卷首记载,共收字26194个,注解的文字191692个。明代邵光祖《切韵指掌图检例》说:“按《广韵》凡二万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韵者三千八百九十文。”而根据最新的校对,应为3874个小韵,尽管其中有少数几个声韵地位重合。
《广韵》的全名是《大宋重修广韵》,是宋真宗大中祥符元年陈彭年等人奉诏,根据更早的《切韵》、《唐韵》等韵书修订成的一部韵书。这使得《广韵》成为中国古代第一部由政府主修的韵书。《广韵》共5卷,每卷的韵目下面都有一些为某韵字加注“独用”,或与其它某韵相同字“同用”的字样。它也可以被看成是一部同韵字典。从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开始,及至孙愐的《唐韵》,韵字都加入注释,并且引文都有出处,于是韵书便同时具有字典的功能。《广韵》的名称本来就有增广隋唐韵书的意思,其韵数、小韵数、字数都较以前的韵书有增加。据《广韵》的卷首记载,共收字26194个,注解的文字191692个。明代邵光祖《切韵指掌图检例》说:“按《广韵》凡二万五千三百字,其中有切韵者三千八百九十文。”而根据最新的校对,应为3874个小韵,尽管其中有少数几个声韵地位重合。
唐韵》由唐朝人孙愐著的音韵书籍,时间约在唐玄宗开元二十年之后,是《切韵》的一个增修本,但原书已佚失。据清代卞永誉《式古堂书画汇考》所录唐元和年间《唐韵》写本的序文和各卷韵数的记载,全书5卷,共195韵,与稍早的王仁昫的《刊谬补缺切韵》同,其上、去二声都比陆法言《切韵》多一韵。
刊谬补缺切韵》是对隋陆法言《切韵》的增订本的韵书,也是中国现存最早的韵书。由唐朝王仁昫所撰,后世简称《王韵》。北京故宫博物院藏唐写本《王韵》,自宋至清藏于内府。除了敦煌遗书外,今人获见的传世唐写本甚为稀少,此故宫藏唐写本《王韵》乃是完帙。据《王韵》自序,王仁昫作书之缘由,是因为时任江东道巡察黜陟大使侍御史平嗣先读了他“退食余闲”所撰的《字样》等书后,非常欣赏,建议他作《刊谬补缺切韵》,以补陆法言书“苦字少、阙字义”之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