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松书院位于中国浙江省杭州市上城区凤凰山西麓孔家山万松岭上,三面环山,左江右湖,为明弘治十一年浙江右参政周木以报恩寺故址改建,因其地而得名。清康熙十年浙江巡抚范承谟重建并改称太和书院,康熙五十五年又因康熙帝赐额而改称敷文书院。该书院为明末清初杭州最著名的书院,与崇文书院、紫阳书院、诂经精舍并称杭州四大书院,又以齐备的祭田祭祀、完备的学规章程和丰厚的藏书而居四大书院之首,对浙江当时和后世的教育影响深远。明代王守仁曾在此讲学,清代袁枚曾在此读书,康熙帝南巡、乾隆帝南巡时分别赐"浙水敷文"、"湖山萃秀"两块匾额。后在清光绪时迁至葵巷,原址逐渐荒废,仅存孔子像石碑照壁及万世师表牌坊等民国遗迹。
许泰,明朝江都人,许宁之子,袭职羽林前卫指挥使。弘治十七年武状元,以副总兵协守宣府,封为安边伯。明武宗封义子,朱姓。曾参与平定刘六刘七起义。王守仁平定宸濠之乱时,许泰为夺功劳,在南昌大肆滥捕、诬陷、刑虐士民为朱宸濠逆党,祸害更甚于宸濠之乱。又因为嫉妒王守仁对其万般排挤,并逮捉窘辱伍文定。明世宗即位后,朝廷大臣对许泰交相弹劾,伍文定亦上奏世宗许泰嫉妒王守仁功劳,及在南昌诬陷刑虐士民的罪状,世宗遂将许泰下狱,论死,后减罪改判流放充军戍边,死于戍所。
阳明学,通常又称作王学、心学,是由明代大儒王守仁发展的儒家宋明理学。元代至明初以来流行的程颐朱熹一派的程朱理学强调格物以穷理,王阳明则继承宋代陆九渊强调“心即是理”,即最高的道理不需外求,而从自己心里即可得到。王阳明的主张为其学生继承发扬,并以讲会的形式传播到民间,成为“阳明学派”,亦称“姚江学派”,这种“心即是理”看法的发展,也影响了明朝晚期思想中对于情欲的正面主张和看法。因心即理,故人欲与天理不再如朱子学所认为的那样对立,而是可以正面接受的,这种主张的代表人物就是李贽。
王同愈,字文若,号胜之,别署棚缘。江苏元和县人。明朝思想家王守仁之后。晚清翰林,中国近代书画家。
朱宸濠,号畏天,朱元璋第十七子宁王朱权玄孙,继为宁王。发动宸濠之乱,被赣南巡抚王守仁所俘,而后处死。
宁王之乱,又称朱宸濠之乱或宸濠之乱,指明武宗正德十四年由宁王朱宸濠在南昌发动的叛乱,波及江西承宣布政使司北部及南直隶西南一带,最后由南赣巡抚王守仁、吉安府知府伍文定平定。宁王朱宸濠于鄱阳湖战斗中被俘,被处决于通州,宁藩亦除。
儒家菜,是指台湾台北市政府2011年花费台币570万元将儒家文化与中华美食作连结制作的菜单,目的是为纪念孔子诞辰与推广台北孔庙附近观光。于是各种台湾小吃都改变菜名,如三杯鸡称文天祥鸡、糖醋鱼称圣贤礼鱼、铁板牛肉称衅钟大牛、海鲜粥称君臣啜粥,与孔子、孟子、韩愈、朱子、王守仁等先儒先哲都牵扯有相关渊源。台北市孔庙大龙街的各种小吃、饮料也纷纷挂上儒家菜的广告,像是泡菜炒饭、泡面、意大利面、咸水鸡、黑白切、炸鸡、拿铁。
藤峡盗乱,又称大藤峡起义、藤峡起义、藤峡民变,是指明朝中期的一系列广西、广东瑶族、僮族民变。明朝政府曾三次派兵征讨平定叛乱,分别是成化元年的右佥都御史韩雍、嘉靖七年的新建伯兵部尚书王守仁、嘉靖十八年的兵部侍郎蔡经。
格竹,是明朝思想家王守仁早年以竹子为例探究事物本源的思想事件,又称阳明格竹或守仁格竹,是王守仁心学思想体系建立过程中的重要事件,也在中国哲学史上有重要地位。
知行合一,简称知行,是明朝政治家、哲学家王守仁阐述的一种哲学与世界观的方法,为心学的核心理念之一,在中国思想史上认识客观世界的脉络中占据不可磨灭的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