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淦昌 编辑
王淦昌,男,江苏常熟人,中国核物理学家,中国惯性约束核聚变研究的奠基者,参与中国核武器研制的主要科学技术领导人之一,被中国政府授予“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曾任中国原子能研究院院长和九三学社中央名誉主席。1961至1978年参与研制原子弹氢弹期间,为保密需要化名王京。
1
相关
王祝翔,男,浙江余姚人,中国实验物理学家,曾任中国科学院高能物理研究所副研究员。与王淦昌、丁大钊合作的“反西格马负超子的发现”获1982年国家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青岛的先民远在新石器时代晚期,为了在恶劣的自然环境中生存,便产生了原始的科学技术活动。公元前26世纪,胶州湾附近的夙沙部落首创了海水制食盐,即所谓的“夙沙氏煮海为盐”,成为中国制盐的鼻祖。春秋时期,青岛地区的海航和筑港科技在琅琊一带蓬勃发展,成就了齐国重要的海洋文化;后至宋金时期,北移至胶西板桥镇的口岸标志着青岛地区相关科技的日趋成熟。建置初的19世纪末,青岛的近代科技开始萌芽,并具备了一定基础。1897年德租时期,近代西方科学技术随之传入。科学技术在城市的各行各业、各方各面中得到广泛应用和较快发展。1914年第一次日占时期,青岛有了采用西方现代纺织技术兴办的轻纺工业,同时民族工业也借助西方科技逐渐发展起来。1920年代,随着现代科技水平的不断提高,科教与科研有了新发展:私立青岛大学于1924年成立,开展现代科技的研究与教学。青岛观象台于1926年赴法国参加国际性的经度测量活动,利用无线电技术准确测得了气象台的经度;于1928年设立海洋科,使青岛成为中国海洋科研的发祥地。1929年,青岛海洋科学家赴西班牙参加了国际海洋学会议。1930年代,一大批一流学者和科学家云集青岛,多数是海归人士,像生物学家童第周、曾呈奎,物理学家王淦昌、丁西林,化学家汤腾汉、傅鹰,再加上在青岛观象台工作的蒋丙然、高平子、宋春舫等中国第一代天文学家,可谓人才荟萃,使青岛称成为当时的科学文化名城。而后,因为战争等原因,科技发展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王淦昌物理奖,是以中国物理学家王淦昌命名的物理奖项,由中国物理学会设立并评选,授予在粒子物理和惯性约束核聚变方面做出突出贡献的中国物理学工作者。王淦昌物理奖每两年评选一次,每次评出不超过两人。
束星北,江苏扬州人,著名理论物理学家,致力于科学教育与研究,后半生因政治运动冲击,被打为“束星北反革命集团头目”,无法进行正常的科学研究十余年。其学生包括李政道、程开甲、吴健雄等著名科学家,与王淦昌为好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