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龙 编辑
甲龙属是甲龙科恐龙的一个,当中只有一,为大面甲龙。甲龙最大的特点是拥有全骨板覆盖的身驱及巨型的尾部棒槌,也是甲龙科内最大型的物种,不过它们的体重只有2吨到4吨,非常轻量级,身高也比同体长的恐龙低很多,方便中心下移、用甲壳保护自己柔软的腹部。甲龙化石是在北美洲西部的地狱溪组被大量发现,属于约6800万到655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的整个美国和墨西哥地区,和三角龙暴龙爱德蒙托龙肿头龙生活在同一个地质年代。
1
相关
埃德蒙顿龙属或爱德蒙托龙,是鸭嘴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可达13米长,平均体重约6-9吨,最大体重11.6吨,是最大的鸭嘴龙科之一,也是最晚进化出来的鸭嘴龙类之一。爱德蒙托龙生活于上白垩纪的坎潘阶晚期至马斯特里赫特阶晚期和地狱溪组,距今约7300万到6600万年前,以加拿大发现的化石数量为最多,它的名称也是以加拿大的艾伯塔省来命名的,这些爱德蒙托龙和暴龙、甲龙、肿头龙以及三角龙生活在同一个地质年代。
厚头龙属或肿头龙属,在希腊文意为“有厚头的蜥蜴”,属于厚头龙科,是一种二足行走的恐龙,具有厚颅顶、后肢长、前肢小,厚头龙目前已知最大型的厚头龙类,身长约4.5米,重量可达450公斤,厚头龙与其近亲可能将它们的厚颅顶使用在物种内打斗上。肿头龙生存于晚白垩纪马斯特里赫特阶和地狱溪组,在美国的蒙大拿州、南达科他州、以及怀俄明州等地被发现,和暴龙、三角龙、甲龙和爱德蒙托龙生活在同一个地质年代。厚头龙是植食性恐龙,目前仅发现一个头颅骨与少数颅顶部分,它只有一个种即怀俄明厚头龙,同样发现于北美洲西部的Tylosteus,被视为厚头龙的异名。另外,厚头龙可能是龙王龙和冥河龙的成年个体或者雄性个体。
三角龙属,通称三角龙、三觭龙,是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一属,是种植食性恐龙,它们有非常大的头盾,以及三根角状物,其中眼窝上的两根觭角非常之长,嘴巴有像鹦鹉一样的喙。化石发现于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狱溪组,在美国发现的化石尤其多,在加拿大、墨西哥也有大量出土。三角龙也是最著名、最常出现的植食恐龙之一,也是美国恐龙的第二代表,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和暴龙、甲龙、肿头龙以及爱德蒙托龙生活在同一个地质年代。
地狱溪层,或译海尔河组,是一个贯穿了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年代跨度为大部分白垩纪晚期及一小部分古新世早期的地层。其命名来自于美国中北部的蒙大拿州乔丹,因附近盛产化石的“地狱溪”而得名。因为它和西部内陆海道的位置相重合,所以在该地层中发现了目前地球上数量最多的化石,它也是一个被研究得十分透彻的地层,以盛产白垩纪的古生物化石而闻名世界,其中恐龙化石有暴龙、三角龙、甲龙、埃德蒙顿龙、黄昏鸟等,其余化石有沧龙、无齿翼龙、菊石、剑射鱼、白垩尖吻鲨等。
结节龙亚科是甲龙亚目结节龙科的一个演化支,生存于白垩纪的欧洲、北美、南美。定义为包括纺结节龙、但不含武装林龙、梅氏迈摩尔甲龙或福氏多刺甲龙在内的最大范围演化支。于2021年由Madzia等人正式发表,其前身为奥斯尼欧·亚伯1919年所定义,当时他将甲龙、圣龙、顶盾龙纳入此类群;而自亚伯首次把所有四足具装甲的鸟臀目归入其中以后,这个名称的演化支所涵盖的范围已经历多次变动,现在包含了从白垩纪早期至马斯特里赫特阶、分布于欧美乃至阿根廷的大量物种。早先对该类群的非正式定义为所有较接近胄甲龙或结节龙,而离其他早期甲龙类如窃肉龙、林龙、迈摩尔甲龙、多刺甲龙较远的物种,反映于Madzia等人选用的注解中。2018年Rivera-Sylva等人的系统发生学分析被Madzia等人用作胄甲龙族的主要参考依据,其他来源还包括Thompson等人、Arbour和Currie、Arbour等人、Brown等人。
星尾兽是属于史前的雕齿兽科,生存于更新世至最后的冰河时期末,约11000年前。星尾兽是已知雕齿兽科最大的,身高达1.5米,整体长度约3.6米。它有大而圆的甲壳,是由很多紧密的骨板组成,与现今的犰狳科相似。它的尾巴由灵活的骨鞘包围,只少雄性的尾巴末端有长棘。星尾兽长相酷似中生代的甲龙,但只是趋同演化,两者完全是不同的物种并没有亲缘关系。星尾兽是更新世大型动物的一类。
安基拉斯是哥吉拉系列电影中的虚构怪兽,造型与名称上来源于中生代的“甲龙”。
埃德蒙顿龙属或爱德蒙托龙,是鸭嘴龙科下的一属恐龙,可达13米长,平均体重约6-9吨,最大体重11.6吨,是最大的鸭嘴龙科之一,也是最晚进化出来的鸭嘴龙类之一。爱德蒙托龙生活于上白垩纪的坎潘阶晚期至马斯特里赫特阶晚期和地狱溪组,距今约7300万到6600万年前,以加拿大发现的化石数量为最多,它的名称也是以加拿大的艾伯塔省来命名的,这些爱德蒙托龙和暴龙、甲龙、肿头龙以及三角龙生活在同一个地质年代。
三角龙属,通称三角龙、三觭龙,是鸟臀目角龙下目角龙科的一属,是种植食性恐龙,它们有非常大的头盾,以及三根角状物,其中眼窝上的两根觭角非常之长,嘴巴有像鹦鹉一样的喙。化石发现于约6800万年前到6500万年前白垩纪的晚马斯特里赫特阶地狱溪组,在美国发现的化石尤其多,在加拿大、墨西哥也有大量出土。三角龙也是最著名、最常出现的植食恐龙之一,也是美国恐龙的第二代表,在通俗文化中非常受欢迎,和暴龙、甲龙、肿头龙以及爱德蒙托龙生活在同一个地质年代。
似鸟龙属意为“鸟类的模仿者”,是一种杂食性兽脚亚目恐龙,除了尾巴较长、没有羽毛之外,其余形状均和现代鸵鸟极度相似,它也是似鸟龙科中最先被发现的。似鸟龙的生存于晚白垩纪的北美洲地狱溪组,在现代美国、加拿大和墨西哥均有发现,和暴龙、三角龙、甲龙、肿头龙和爱德蒙托龙生活在同一个地质年代。目前有两个有效种,一个是急速似鸟龙,是根据一个脚掌与部分手掌来命名的,这些化石发现于马斯特里赫特阶的丹佛组;另一个是埃德蒙顿似鸟龙,是在加拿大发现的更好、更完整的的化石,产自艾伯塔省的,在加拿大省立恐龙公园中尤其多;在美国东岸则发现了一个保存极好的天然状态标本化石,疑似似鸟龙,目前仍不清楚属于哪种。